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1003/1061893051.html
專家:歐盟若對華增加電動汽車關稅,比中國損失更大
專家:歐盟若對華增加電動汽車關稅,比中國損失更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按計劃,歐盟國家將於10月4日就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做最終投票。9月底,歐盟委員會宣佈,已將決策方案發給成員國,針對不同廠家,將關稅從17%提至36.3%。如有15個國家投票贊成,決定將視為通過。 2024年10月3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4-10-03T18:47+0800
2024-10-03T18:47+0800
2024-10-03T18:47+0800
評論
中國
歐盟
電動汽車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1/1b/1038562995_0:0:3073:1728_1920x0_80_0_0_a488357b2ec6a68d6fbea890c2f3e389.jpg.webp
據瞭解,法國、希臘和波蘭將為提高關稅投贊成票。與此同時,根據一些外國媒體報道,也許會將關稅提高到45%。投票前一天,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支持歐盟委員會的立場,認為這不是貿易保護主義,而是在為歐洲廠家“創造平等條件”。德國很大程度上將不支持歐盟委員會的建議。財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嚴厲批評歐盟委員會的決定,認為與中國貿易造將給歐盟關鍵領域和德國具有重要意義的企業造成更多的損害,而非收益。德國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贊成政治手段解決爭議。大眾汽車集團也認為,歐盟提高中國電動汽車關稅對其不利。公司認為,對德國汽車工業來說,此項決定的負面後果要高於任何想象中的好處。德國總理朔爾茨指出,期望歐盟委員會與中國就貿易爭端達成讓步。他堅信,歐盟委員會的反應不應導致歐洲人自我損害,因此,與中國的談判還應繼續。俄羅斯科學院聯邦科研社調中心高級專家鮑里斯·古謝列托夫就德國總理看法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不排除,週五投票或被推遲,以做進一步討論。如果投票,獲得西班牙支持的德國態度,將難以實現多數票。目前,中國正在對自歐盟進口的白蘭地、乳製品和豬肉進行反補貼調查。這些產品關稅的增加將影響法國、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意大利、克羅地亞、芬蘭、羅馬尼亞、捷克共和國、西班牙和荷蘭的釀酒師、奶酪製造商和農民的利益。此外,如果歐盟委員會仍設法推動反華決定,德國或失去中國汽車市場的很大份額,畢竟,德國汽車企業銷售有三分之一取決於中國。該決定應在一個月後,即11月4日生效。歐盟徵收額外關稅的前景促使中國汽車製造商更加積極地尋找新的銷售市場和合作夥伴,在亞洲和非洲進行生產性投資。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1002/1061882558.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0924/1061738112.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4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1/1b/1038562995_0:0:2731:2048_1920x0_80_0_0_05904c5af4a55fd00ae52777f807a876.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評論, 中國, 歐盟, 電動汽車
專家:歐盟若對華增加電動汽車關稅,比中國損失更大
評論
按計劃,歐盟國家將於10月4日就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做最終投票。9月底,歐盟委員會宣佈,已將決策方案發給成員國,針對不同廠家,將關稅從17%提至36.3%。如有15個國家投票贊成,決定將視為通過。
據瞭解,法國、
希臘和波蘭將為提高關稅投贊成票。與此同時,根據一些外國媒體報道,也許會將關稅提高到45%。投票前一天,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支持歐盟委員會的立場,認為這不是貿易保護主義,而是在為歐洲廠家“創造平等條件”。
德國很大程度上將不支持歐盟委員會的建議。財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嚴厲批評歐盟委員會的決定,認為與中國貿易造將給歐盟關鍵領域和德國具有重要意義的企業造成更多的損害,而非收益。德國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贊成政治手段解決爭議。
大眾汽車集團也認為,歐盟提高中國電動汽車關稅對其不利。公司認為,對德國汽車工業來說,此項決定的負面後果要高於任何想象中的好處。
德國總理朔爾茨指出,期望歐盟委員會與中國就貿易爭端達成讓步。他堅信,歐盟委員會的反應不應導致歐洲人自我損害,因此,與中國的談判還應繼續。
俄羅斯科學院聯邦科研社調中心高級專家鮑里斯·古謝列托夫就德國總理看法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不排除,週五投票或被推遲,以做進一步討論。如果投票,獲得西班牙支持的德國態度,將難以實現多數票。
他分析道:“完全有可能,歐盟委員會決定將獲得支持,因為支持與中國達成妥協者形不成多數派。地緣政治局勢給歐洲人帶來了很大壓力,他們不能在與中國的爭端中丟面子,儘管仍然存在一些討論和尋求妥協解決方案的選擇。也許投票前夕,美國通過外交渠道幕後向布魯塞爾和個別歐盟國家施壓。中國是美國的主要刺激因子,也是主要的經濟和政治對手,歐盟此時與美國持共同的針對中國的立場對後者來說非常重要。他們清楚投票的政治重要性,也清楚中國在歐洲電動車市場上的角色和影響力。與此同時,歐盟的對抗性決定也必將引發中國的對稱反制措施。因此,歐洲將成為比中國更大的輸家。”
目前,中國正在對自歐盟進口的白蘭地、乳製品和豬肉進行反補貼調查。這些產品關稅的增加將影響法國、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意大利、克羅地亞、芬蘭、羅馬尼亞、捷克共和國、西班牙和荷蘭的釀酒師、奶酪製造商和農民的利益。此外,如果歐盟委員會仍設法推動反華決定,德國或失去中國汽車市場的很大份額,畢竟,德國汽車企業銷售有三分之一取決於中國。該決定應在一個月後,即11月4日生效。歐盟徵收額外關稅的前景促使中國汽車製造商更加積極地尋找新的銷售市場和合作夥伴,在亞洲和非洲進行生產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