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需要中國克服自身經濟困難

© AFP 2023 / THIERRY CHARLIER歐洲需要中國克服自身經濟困難
歐洲需要中國克服自身經濟困難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0.07.2022
關注
中歐同意共同應對全球經濟挑戰。第九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討論了一系列緊迫的經濟、產業鏈供應鏈、貿易與投資、金融合作等問題。從精簡的公開措辭來看,原則上進行對話的事實已經說明瞭歐洲對與中國合作的更加務實的態度。
一方面,在本輪不止一次被推遲的經貿對話中,沒有帶來任何轟動性事件。雙方在凍結了的全面投資協定(CAI)問題上沒有取得進展,至少中歐雙方在對話後發佈的官方文件中都沒有提及CAI。在對待解決烏克蘭問題的途徑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布魯塞爾在新聞稿中提到,這是全球經濟和供應鏈不穩定的新因素。中方稿件沒有提及烏克蘭問題。
然而,相比較4月舉行的中歐峰會——當時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把峰會描述為聾子間的對話,本次對話可以稱得上是成功的。雙方都稱此次對話務實、真誠、有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就宏觀經濟、產業鏈供應鏈、貿易與投資、金融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雙方還就世貿組織改革、擴大市場開放、《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落實、植物檢疫檢驗問題、市場相互開放、金融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中歐重申願共同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就宏觀經濟政策問題加強溝通協調,維護全球價值鏈穩定,共同維護和加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
被凍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成了中歐關係政治化的犧牲品。 2021 年布魯塞爾對涉嫌在新疆和香港侵犯人權的中國官員實施制裁。中國作為回應,對歐洲議會的歐洲官員以及一些信息和分析組織同樣實施制裁。在此背景下歐洲議會拒絕批准幾乎已準備好的協定,問題至今仍無進展。
但是,恢復貿易和經濟對話是一個積極信號,表明歐盟開始更加務實地看待對華關係。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目前歐洲的確處於完全新的困難境地。

楊勉教授說:“過去一段時間歐洲配合美國,從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社會制度方面對中國進行了譴責,甚至採取了一些不友好的措施,比如暫停中歐投資協定,導致中歐關係遇到一些困難。但是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俄烏衝突後,歐洲經濟面臨不少嚴重問題。在幾乎與俄羅斯全面斷絕聯繫的背景下,歐洲若要擺脫當前的經濟困境,長遠來看與中國發展務實的經貿關係至關重要。畢竟中國是世界上發展非常快的經濟體,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對此歐洲很多當政者都非常清楚。不過歐洲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問題上並不會改變自己的本性,只是在具體操作層面需要考慮本地區的實際利益。”

 中國和歐盟將在週二舉行貿易會談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8.07.2022
中國和歐盟將在週二舉行貿易會談
楊勉專家指出,當然不能小看美國因素,後者對布魯塞爾的意識形態影響仍然很大,歐洲官員在制定對華政策時不太可能完全放棄自己或美國強加給它的價值准則。 楊勉專家同時 強調,歐洲仍然沒必要放棄自身經濟利益。
楊勉教授接著說:“在中歐關係的發展過程中,美國無疑是一個阻礙因素。美國不僅自己視中國為競爭對手,還試圖拉攏歐洲一起遏制中國,所以他顯然不希望中歐關係過於緊密。但是從歐洲的角度來看,他一方面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不完全按照美國的路線針對中國,另一方面又與美國有著相同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會配合美國採取一些對華不友好措施。應該說這是一種矛盾的狀態。”
無論投資協定將來的命運如何,北京和布魯塞爾都能向前邁進,就該文件中最初包含的問題達成協議。這裡指的是市場自由化、自由和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為營商創造更好的條件。這些問題都在第九次經貿對話中提及,並就此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布魯塞爾和北京都重申,世界政治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歐關係和雙邊經貿關係健康穩定,有利於全球經濟發展繁榮。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07.2022
歐盟和北約在與俄中兩國開展貿易時應注意自身安全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