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復蘇跡象:高科技市場活躍 貿易數據亮眼

© Sputnik中國經濟復蘇跡象:高科技市場活躍 貿易數據亮眼
中國經濟復蘇跡象:高科技市場活躍  貿易數據亮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06.2022
關注
全球仍在密切關注中國如何從疫情的嚴重期中恢復過來。儘管中國市場在國內多個地區還在受到抗疫限制性措施的影響,但也傳來一些積極的消息。
美國CNN 報道稱,5 月份中國經濟形勢比 4 月份要好得多。 4 月份消費者支出和工廠產出大幅下降,失業率升至 2020 年初首次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
由於企業逐漸復工以及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活動,有跡象表明復蘇可能即將到來。不過,接受 CNN 採訪的分析師們表示,為了讓投資者恢復對中國的信心,還有許多事要做,並且一些重大風險並未消失。他們認為恢復商業信心需要時間。如果中國數據再次令人失望,拋售中國資產可能會重新開始。
在CNN看來,恢復投資者信心的一個特殊領域是高科技的發展。最近有消息稱,北京對滴滴網絡安全的審計即將完成。這將讓這家客運巨頭在其因侵犯數據隱私被下架近一年後重返中國大陸應用商店。另一個積極信號是,中國監管機構已開始就可能恢復螞蟻集團的 IPO 進行研究。最近幾周中國政府向科技行業提供了額外援助。監管機構表示,將支持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此外政府在長達數月的凍結期後頒發了 60 個新的博彩經營牌照。
繼 4 月份下跌後,中國還發佈了令人鼓舞的 5 月份貿易數據。5月份出口同比增長16.9%,而4月份僅增長3.9%。與此同時進口量三個月來首次上升。航運數據公司 VesselsValue 表示,上海港的情況幾乎“恢復常態”。平均等候時間已從 4 月底的 66 小時縮短至 28 小時。然而匯豐銀行的分析師們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導致對中國出口的需求減弱,5月份的貿易數據並未改變“中國貿易順差將收窄的共識”。匯豐銀行的分析師們還指出,中國在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方面的投資活動將導致中國商品進口增加,這將加劇通脹問題。 “由於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這些進口將使中國付出沈重的代價,”分析師們說。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政府承諾嚴格的抗疫限制政策也仍然是一個重大風險。
吉利居中國汽車品牌在俄銷量首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7.06.2022
吉利居中國汽車品牌在俄銷量首位
5月份中國汽車銷售數據是消費者需求復蘇的另一個跡象。英國路透社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政府的激勵措施。結果5 月份中國的汽車零售銷量較4 月份增長 30%。然而與去年相比,這一數字下降了 17%。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還在繼續走強,6 月 1 日至 5 日的汽車銷量比 5 月同期高出 6%。近幾個月來中國汽車市場受到抗奧密克戎病毒措施的沈重打擊。政府正試圖通過各種激勵措施來振興市場,最近的一項措施是從6月1日起將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或降低購買價格的5%。專家認為,此舉可能會導致今年汽車銷量增加 200 萬輛。中國最擁堵的城市,包括上海和深圳,已經提高了汽車保有量配額,地方政府也在補貼人們將舊內燃機汽車換成新電動汽車。後者也符合中國的脫碳戰略。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завод в Кита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7.01.2021
俄專家:中國正在成為環境保護方面的世界領導者
而英國《金融時報》則指出,在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微妙平衡開始傾向於更多利用化石燃料基礎設施之後,中國的脫碳願望的實現遇阻。中國遠不是唯一一個試圖在能源安全、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之間取得平衡的國家。但由於中國工業基礎規模和對煤炭的嚴重依賴,這個問題尤為突出。中國政府的排放目標迫使地方官員削減燃煤發電。但在去年夏天,隨著經濟從大流行第一階段的復蘇以及酷暑對電力需求的增加,中國一度出現能源短缺。能源危機使政府官員敏銳地意識到過快地遠離可靠但污染嚴重的煤炭的危險,煤炭仍佔中國總發電量的 60% 左右。COVID-19 病毒的死灰復燃加劇了這一情況。自今年 3 月奧密克戎菌株爆發以來,工廠關閉對中國的工業基礎造成嚴重破壞,迫使政府官員轉而求助舊的基礎設施刺激計劃。根據 GEM 的一項研究,僅在今年前六周中國就批准建設 7.3 吉瓦的新燃煤電廠,是 2021 年全年的兩倍多。中國國務院 5 月宣佈計劃投資 100 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燃煤發電、增加發電量後,新燃煤電廠的建設將擴大。雖然再次出現了有利於化石燃料的趨勢,但環保人士表示,他們仍有理由保持樂觀,因為北京似乎正在為對接全球碳交易體系奠定基礎,迫使企業減少排放。
民調:俄羅斯居民想在退休前存下四、五百萬盧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6.2022
民調:俄羅斯居民想在退休前存下四、五百萬盧布
印度《經濟時報》向讀者介紹了美國銀行報告的結論。該報告內容不僅涉及印度,還涉及中國。報告稱,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在開始看到穩定的出生率之前,將不得不應對沒有足夠儲蓄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
在新興經濟體中老齡化速度最快。到 2050 年全球 65 歲及以上人口的近 80% 將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其中僅中國就將超過 23%。然而新興市場中只有約30% 的工人享有某種形式的養老金。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發展中國家面臨著 106 萬億美元的退休儲蓄缺口,是其 GDP 總和的 3 倍。
對這些國家來說,退休融資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因為它們缺乏發達的社會保障體系、豐厚的公共養老金和大量的個人資源。該報稱,勞動力萎縮、利率下降和財政平衡惡化的結構性趨勢威脅著養老金儲蓄的可行性。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