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在中國有很多蘇聯軍人紀念碑

© Sputnik / Valery Melnikov為甚麼在中國有很多蘇聯軍人紀念碑
為甚麼在中國有很多蘇聯軍人紀念碑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4.06.2022
關注
“與中國經商。 20年經驗”頻道作者,在金磚國家俄語網站電視台發表文章,介紹了 在中國的蘇聯陣亡士兵紀念碑。
1936年12月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通過外交途徑向蘇聯領導人提出申請,請求向中國軍隊援助軍事裝備。根據達成的協議,在 1937-1941 年期間蘇聯向中國派出300名軍事顧問,1285架飛機、1600門大炮和200萬枚炮彈、82輛坦克、1850輛卡車和油輪、1.4萬挺機槍、11萬支步槍和1.5億發子彈。蘇聯教官在中國軍隊中進行了大量的軍事訓練;在整個中日戰爭期間,僅在中國和蘇聯就在航空領域培訓了90000名中國航空專家。來自蘇聯的3665名志願者參加了中國保衛戰,其中飛行員和技術人員2640人。
1937 年 11 月 21 日蘇聯飛行員和日本人的第一次戰鬥發生在南京上空。在與20架日機的戰鬥中,7架蘇軍戰機擊落敵機3架,無一損失。到 1940 年初,由於蘇聯飛行員參與的空戰和轟炸,日本在空戰和地面上損失了 900 多架飛機。
在打敗日本侵略者後,蘇聯軍人在 1950 年代為保衛上海同台灣戰機作戰。 1950年2月14日為了組織上海市的防空,根據蘇聯部長會議的決定,成立了一個由4000人組成的蘇聯防空部隊特別小組,其中包括116架飛機,436輛汽車,探照燈和廣播電台,以及4個中國防空團。該集團的主要部分駐紮在上海虹橋機場,後者現已為俄羅斯遊客所熟知。
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舉行紀念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77週年活動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9.05.2022
俄駐哈爾濱總領館工作人員和同胞參加勝利日紀念活動
文章作者寫道:
“中國人,尤其是老一輩,對待給中國人民帶來自由和獨立的蘇聯英雄非常友好。有一次我偶然到遙遠的南方城市桂林(廣西壯族自治區)工作,在那裡我還參觀了一座紀念我們的軍事顧問伊萬·巴布什金大尉的紀念碑。他在 1939-1940 年間作為國民革命第五軍的一名軍人,在南京戰役中與日本侵略者作戰(他於 1940 年 9 月 16 日去世,享年 35 歲)。”
蘇聯軍人在中國的戰功至今仍被人們敬仰和銘記。 2007 年 4 月 28 日中俄政府間協議在北京簽署了關於修復和恢復在中國境內的蘇聯軍事墓地的工作。根據該協議,中國政府與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合作積極支持完善相關紀念館。 2015年9月8日“蘇聯飛鷹”雕塑在中國首都朝陽公園落成,雕塑表現的是一名正戴上手套準備起飛的蘇軍飛行勇士。
聯合國人權高專不顧西方人的阻撓17年來首次訪華。這次訪問的結果是,米歇爾·巴切萊特沒有找到拘留營。而西方多年來一直在說拘留營內似乎關押著一百多萬維吾爾人。《消息報》發表了一篇關於巴切萊特訪華為何激怒西方的文章。
巴切萊特訪華從一開始似乎就是一個讓西方“不舒服”的想法。首先,很長一段時間聯合國高級專員被勸取消此次訪問,然後又是西方媒體就巴切萊特在華整個逗留期間發佈假新聞,似乎是找到了新疆存在恐怖的“證據”。訪問期間最轟動的一個事件是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在線發佈的一份文件。據稱,這些數據是被黑客從新疆警方的電腦中竊取的。然而在文件中,不知甚麼原因,竟出現了大陸很久不用的繁體字。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亞太研究中心負責人亞歷山大·洛馬諾夫指出,繼美國之後歐盟2021年初因為似乎新疆侵犯人權而放棄了歐中互惠協議並對一些中國官員實施了制裁。從那時起這一將政治和意識形態置於經濟利益之上的趨勢在歐洲日益鞏固。此後,維吾爾族問題便成了向北京施壓的藉口。
《消息報》援引亞歷山大·洛馬諾夫的話寫道:
“在新疆確實存在嚴重的分裂主義和恐怖活動問題,中國從來沒準備對外國人開放新疆讓其進入新疆任何地方。而這使得西方公眾反華輿論的形成成為可能,尤其是因為這裡有一個少數民族因素。因為這總能引起西方人的同情,另外還有宗教差異的因素。”
在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俄羅斯亞太項目負責人亞歷山大·加布耶夫看來,米歇爾·巴切萊特此次訪問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他告訴《消息報》記者:
“西方認為新疆被強行關押一百萬人,而中國在爭取發展中國家以及所有不明確站在西方立場上的人的輿論方面有了一個戳穿西方人的充分理由:實現了一次特殊的旅行,我們合作了,就是這樣。該看的都給看了,我們沒有受到批評。在這方面還有甚麼比聯合國更權威的組織呢? ”
最近德國也做出了上述表現。由於擔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侵犯人權,德國經濟部拒絕為大眾汽車在華新的投資提供擔保。《獨立報》就此報道稱,中國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此次訪華為由否認了這些指控。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經濟研究部負責人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告訴該報,大眾汽車在四分之一多世紀前進入中國。起初是落地曾在蘇聯幫助下建成的長春一家工廠。後來在上海建了一家工廠。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說:

“在這兩個城市成立的都是 20 世紀末的合資企業。它們在中國擁有豐富的經驗。這不是第一次進入市場的公司。我認為他們可以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奇怪的是,1995 年中國向兩家德國公司歐寶和大眾汽車提供了重建長春工廠的機會。歐寶覺得中國人不會喜歡它的車,所以退出了市場。 2007 年它在危機期間破產了。大眾汽車留下來並從中獲利。畢竟中國市場是巨大的。”

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專家認為,即使中方有鐵證如山的證據,西方也不會在圍繞新疆問題上停止對北京公開施壓 。不過,由於台灣話題、俄在烏克蘭的持續行動以及歐美通脹等問題更重要,新疆問題在短期內顯然會被放到第二位。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政治研究與中國發展預測中心首席研究員弗拉基米爾·波爾佳科夫向《消息報》列舉了影響印中貿易關係的因素。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樣,中印貿易表明,長期以來的平衡有利於中國,而印度方面一直強調需要改變這一局面,例如增加出口。
弗拉基米爾·波爾佳科夫說:
“今天,兩國的雙邊貿易規模都受到世界不穩定的政治局勢以及印度深受影響的新冠疫情的重大影響。中國受到的打擊程度較小,但最近幾個月疫情這一不穩定的因素也對其產生了影響。可見印中雙邊貿易增幅不大首先要用兩國實施的抗疫措施來解釋。”
弗拉基米爾·波爾佳科夫認為,第二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是,美國及其盟國正在千方百計地試圖逼印度反華,並使印度更願意與西方合作,而不是與中國和俄羅斯合作
在弗拉基米爾·波爾佳科夫看來,要想得出準確的結論,還需等上一段時間。這種趨勢是否會持續下去,或者印美貿易量是否會偶然、暫時的增長,有可能在三到四年後才能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
列吉娜· 馬吉羅夫斯卡婭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04.2022
“學中文是對自己的挑戰”:俄羅斯人談學中文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俄羅斯媒體的信息負責)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