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430/1041186953.html
中國專家:美國短期內無法緩解歐洲油氣不足問題
中國專家:美國短期內無法緩解歐洲油氣不足問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嘉庚創新實驗室研究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日前在《環球時報》撰文表示,俄羅斯宣佈對波蘭和保加利亞中斷天然氣供應是迄今為止莫斯科對西方國家制裁的“最嚴厲報復”。但受制於基礎設施不足和運力有限,美國在短期內無法緩解歐洲油氣不足的問題。 2022年4月30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2-04-30T09:46+0800
2022-04-30T09:46+0800
2022-04-30T09:46+0800
頓巴斯兩個共和國獨立
美國
歐洲
歐盟
天然氣
俄羅斯
液化天然氣
財經
頓巴斯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5/0e/1033690691_0:49:3471:2001_1920x0_80_0_0_89d5508dd269c248a4d670213bea5517.jpg.webp
由於波蘭、保加利亞拒絕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費用,俄羅斯宣佈4月27日起對這兩個國家中斷天然氣供應。波蘭、保加利亞兩國成為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首批遭遇斷供的國家,這意味著俄羅斯此前發佈的“盧布結算令”動了真格,也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莫斯科對相關制裁的“最嚴厲報復”。林伯強表示,俄烏衝突卻國際油氣價格又上了一個台階。從現在情況來看,俄烏衝突導致國際油氣市場變動成為大概率事件。由於歐盟嚴重依賴油氣,油氣佔能源消費的59%,而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油氣供應國,歐盟約40%的天然氣進口和近1/3的原油進口來自俄羅斯。專家指出,俄烏衝突以來,國際油氣市場供應格局正在發生改變,俄羅斯已經開始尋找新的油氣銷售渠道,而歐洲也在極力擺脫對俄的油氣依賴。今年4月,俄羅斯宣佈未來要將油氣出口從歐洲逐步轉移到東部和東南部市場。隨後歐盟表示,將採取漸進措施切斷歐盟自俄羅斯的油氣進口。上月,歐盟就提出在2022年減少2/3的俄天然氣進口量,主要保障措施包括每年從卡塔爾、美國、埃及等地進口500億立方米以上的液化天然氣,每年從阿塞拜疆、阿爾及利亞、挪威等地進口100億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氣。他指出,歐盟的新能源轉型進程也無法一蹴而就。今年3月,歐盟在一項新方案中勾勒出宏偉的能源低碳轉型路徑,核心是通過加大對清潔能源和核能的投資,將可再生能源佔比從目前的約22%提升至2030年的45%,其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到2025年翻倍,到2030年達到目前的三倍,預期替代17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求。所以,推動清潔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也並非短期內可以完成。專家總結說,俄烏衝突導致國際油氣供需格局改變和市場切換,將對全球油氣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未來幾年,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將成為油氣貿易的重要制約因素,並導致油氣市場的交易不暢和交易成本提升。在油氣供需錯配和基礎設施缺乏的狀況下,國際能源價格可能在未來幾年都將持續高位。中國能源供應以煤炭為主,油氣佔能源消費不到30%,油氣市場切換導致的高油氣價格對中國通貨膨脹和經濟運行的衝擊相對可控。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430/1041186844.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412/1040637455.html
美國
歐洲
頓巴斯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5/0e/1033690691_370:0:3101:2048_1920x0_80_0_0_1ba956e44ee32f9248d79fd600f4087a.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頓巴斯兩個共和國獨立, 美國, 歐洲, 歐盟, 天然氣, 俄羅斯, 液化天然氣, 財經, 頓巴斯
頓巴斯兩個共和國獨立, 美國, 歐洲, 歐盟, 天然氣, 俄羅斯, 液化天然氣, 財經, 頓巴斯
中國專家:美國短期內無法緩解歐洲油氣不足問題
嘉庚創新實驗室研究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日前在《環球時報》撰文表示,俄羅斯宣佈對波蘭和保加利亞中斷天然氣供應是迄今為止莫斯科對西方國家制裁的“最嚴厲報復”。但受制於基礎設施不足和運力有限,美國在短期內無法緩解歐洲油氣不足的問題。
由於波蘭、保加利亞拒絕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費用,俄羅斯宣佈4月27日起對這兩個國家中斷天然氣供應。波蘭、保加利亞兩國成為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首批遭遇斷供的國家,這意味著俄羅斯此前發佈的“盧布結算令”動了真格,也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莫斯科對相關制裁的“最嚴厲報復”。
林伯強表示,俄烏衝突卻國際油氣價格又上了一個台階。從現在情況來看,俄烏衝突導致國際油氣市場變動成為大概率事件。由於歐盟嚴重依賴油氣,油氣佔能源消費的59%,而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油氣供應國,歐盟約40%的天然氣進口和近1/3的原油進口來自俄羅斯。
專家指出,俄烏衝突以來,國際油氣市場供應格局正在發生改變,俄羅斯已經開始尋找新的油氣銷售渠道,而歐洲也在極力
擺脫對俄的油氣依賴。今年4月,俄羅斯宣佈未來要將油氣出口從歐洲逐步轉移到東部和東南部市場。隨後歐盟表示,將採取漸進措施切斷歐盟自俄羅斯的油氣進口。上月,歐盟就提出在2022年減少2/3的俄天然氣進口量,主要保障措施包括每年從卡塔爾、美國、埃及等地進口500億立方米以上的液化天然氣,每年從阿塞拜疆、阿爾及利亞、挪威等地進口100億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氣。
林伯強強調說:“歐盟想要實現對俄油氣進口的有效替代,勢必要從卡塔爾和美國等地額外進口,但不管是卡塔爾還是美國,與歐洲之間都未建立大規模且穩定的油氣輸送基礎設施。雖然前不久美歐達成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的輸送協議,但受制於基礎設施不足和運力有限,美國在短期內無法緩解歐洲油氣不足的問題。目前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體系已經接近滿負荷運作,LNG船隻緊缺且運力不足,並且由於造船業在歐美處於長期衰退的境地,短期內很難大幅提高LNG船隻產能。”
他指出,歐盟的新能源轉型進程也無法一蹴而就。今年3月,歐盟在一項新方案中勾勒出宏偉的能源低碳轉型路徑,核心是通過加大對清潔能源和核能的投資,將可再生能源佔比從目前的約22%提升至2030年的45%,其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到2025年翻倍,到2030年達到目前的三倍,預期替代17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求。所以,推動
清潔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也並非短期內可以完成。
專家總結說,俄烏衝突導致國際油氣供需格局改變和市場切換,將對全球油氣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未來幾年,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將成為油氣貿易的重要制約因素,並導致油氣市場的交易不暢和交易成本提升。在油氣供需錯配和基礎設施缺乏的狀況下,國際能源價格可能在未來幾年都將持續高位。中國能源供應以
煤炭為主,油氣佔能源消費不到30%,油氣市場切換導致的高油氣價格對中國通貨膨脹和經濟運行的衝擊相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