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可能對中國公司實施退市嗎?

© AFP 2023 /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SPENCER PLATT美國有可能對中國公司實施退市嗎?
美國有可能對中國公司實施退市嗎?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8.03.2022
關注
評論
中國或對美國監管部門做出某些讓步。據外國媒體報道,北京正在審議明確有價證券法的可能性。根據該法內容,在國外上市的公司,禁止向國外監管機構披露審計信息。此前,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金融穩定與發展委員會會議上表示,中美監管機構已在獲取公司報告和其它程序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三年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如果中國公司在《外國公司擔責法案》框架下,不向美國監管部門提供審計報告,那麼這些公司股票可能被強制退市。美國政府指出,在美國的外國上市公司,其經營應符合相應的標準,向管理部門提供審計報告。尤其,在中國瑞幸咖啡公司造假銷售數據、將其提高到3.1億美元醜聞後,美國證券委員會向中國公司施加特別的壓力。
但根據中國法律,審計檢查所獲資訊包含敏感信息,不受監控地流出國外,或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且,美國管理部門並未細化需要哪些資料。因此,中國公司不會提供自己的報告,不然會違反本國法律。去年,中國更強化了數據保護領域的法律。現在,數據屬於國家財富和生產要素範疇。嚴格限制敏感數據洩於國外,此過程受到中國監管部門的控制。
中美法律糾葛問題未能快速得到解決。美國政府給中國公司3年時間解決此問題。目前,期限已接近尾聲。不久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佈,近期將啓動中國公司退市程序。據悉,在美國的股票額高達2萬億美元。市場非常驚慌,中國公司股票牌價快速下挫。
不僅中國公司、而且美國投資者均受市場動蕩的煎熬。副總理劉鶴在努力撫慰市場。他的主要論點是,這是一條雙向車道。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雙方應尋找妥協、達成共識。
他說:“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美國是中國企業的一個重要市場。中國很多高新企業的發展路徑都是先在美國上市,融到資金後再在中國和世界拓展。然而自特朗普上台至今,美國採取了一系列打壓中概股的舉措,包括在國際格局、軍事戰略和經濟方面,只要中國不與美國全面配合,就威脅要中概股企業集體退市,意圖與中國脫鈎。這種行為損人不利己,不僅中國受損失,美國自己也被波及。對此我認為應該通過良性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互相威脅。我們可以看到,劉鶴副總理在專題會議上的發言,也是這層含義。但是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做事太過分,恐怕事態就又會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了。”
Лого China Mobil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01.2022
中國移動上市 為A股10年最大規模IPO
正如美國著名漢學家比爾·畢曉普所言,中國正積極起草一份草案,要求美國對目前的規則做出讓步。換句話說,中國不能完全取消美國獲得中國公司數據的限制,但可就某些具體數據和公司規則做出讓步。問題在於,中國準備提供哪些數據,哪些不準備提供。能否與美方找到相互理解。
曹和平教授指出,如果中方提供數據,那也將是經過加工的,以使其不再敏感。
他說:“我認為涉及民生、骨幹企業和核心行業以及互聯網平台經濟的相關數據是不能完全披露的,必須經過中國政府審批實現數據脫敏後方可披露。如果中美雙方能夠就跨境審計監管達成合作協議,我認為這種運作更多地是一種機制上的協調。即使稱之為‘讓步’,也必須是合作式的讓步,而不是單方面利益受損型的讓步。比如美國若要求中概股披露信息,中國可能會要求企業在上報數據前,經由政府部門審覈實現數據脫敏。”
《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的信息寫道,中方可能在相關法律領域做些讓步。但該報承認,與美方達成共識的前景,將因新的地緣政治現實而變的複雜起來。一切將取決於雙邊關係向哪個方向發展。從商界角度看,中美監管部門達成共識,將做出正面的貢獻。由此,中國公司可進入美國資本市場,而美國投資商,將獲得所投中國公司股票的信息,做出權衡決策。
中國聯通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1.01.2022
美國利用非市場手段排擠中國電信公司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