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試圖使歐盟與中國對抗

© AP Photo / Andrew HarnikWendy Sherman
Wendy Sherman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12.2021
關注
美國和歐盟正在制定評估中國國際政策的共同方法。根據美歐雙邊高層對話結果,雙方決定,聯合應對中方令人關切的行動。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確定了哪些領域與中國合作是可能的,也是有利的。那麼是否可以認為,開始時想保持中立的歐洲,已被捲入中美對抗?
天安門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2.12.2021
美國務院:美國將與歐盟就中國問題發表“有力”聲明
今年5月,美國和歐盟就中國問題舉辦了首次對話。而且,是美國第一副國務卿溫迪·捨曼與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蒂法諾·桑尼諾之間的首次對話。雙方立場如何變化,歐洲在美中對抗軌道上的參與度如何,可以從美歐第一、二次會晤結果後發表的涉華聯合聲明內容來判斷。
也許,五月會晤僅是序幕。因此雙方聯合聲明中並沒有聯合行動的具體計劃。雙方在會晤聯合通報中僅指出,美歐關係是“多層次的,即有合作,也有系統性競爭”。還指出了中國讓華盛頓和布魯塞爾關切的問題:新疆和西藏人權、香港民主受到“侵蝕”,以及地區安全和南海問題。同時,聯合聲明中還提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比如世衛組織的重要性。聲明最後指出將繼續談判。
捨曼和桑尼諾的此次會晤內容要更多些。不管怎樣,涉華聯合聲明長度要多出三倍。問題基本和第一份聲明雷同,只是增加了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保護和維護已經成型的國際秩序。相反,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問題從日程中取消了。但此份聯合聲明中,出現了聯合行動,加強國際機構效率的內容。為實現此目標,應協調人權、全球標準和明確的制度程序。
文件還指出,應就國際組織選舉協調行動。華盛頓和布魯塞爾達成的共識還有:加強情報交流,應對似乎由中國組織的虛假信息行動。單獨的條款還有,同進同退,在經濟、技術不依賴中國,實現供應鏈多元化,支持國際秩序。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應加強合作,共同為商界、知識產權、關鍵基礎設施和敏感技術提供保護。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12.2021
歐盟為對衝“一帶一路”將付出3000億歐元
通過這種方式,此份聯合聲明折射出華盛頓多次提及的關切。技術封鎖,最早來自美國。歐洲公司始終願意向中國轉讓技術。比如,德國Aixtron芯片公司出售交易,並非是德國凍結的,而是美方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實施的。歐洲曾準備與中國簽署全面投資協議,但美國連話題都未曾提及過。恰恰是華盛頓,在走向意識形態對抗和科技戰升級,包括將中國公司從5G網等領域中排除掉。這些問題,美國和歐盟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
當然,布魯塞爾始終支持所謂的自由主義價值觀。但歐洲國家與中國的經貿聯繫始終在發展。正因為如此,很多歐洲國家,儘管美國在施加壓力,但並不想與華為和其它中國公司中斷合作。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說:“完全與中國斷絕關係是不正確的,這對我們是有害的。”
拜登政府試圖將歐盟納入自己的與中國對抗軌道。歷史上,歐盟並不願意唯美國人馬首是瞻。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蘇浩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美歐此次雙邊對話,目的是使歐盟捲入對抗過程制度化。
他說:“目前還不能完全判斷歐洲已經被捲入中美對抗中,不過這確實是美國的意圖。歐洲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保持相對低調,不願意捲入中美間的對抗。此前歐洲雖然在傳統價值觀方面口頭批評指責中國,但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動作,對此美國是比較著急。所以美國當前的目的就是一定要通過美歐對話,將歐洲拉入制度化的框架中。實際上‘美歐中國議題對話’就是美國積極推動倡導的,歐洲作為美國的盟友不得不接受,可能會局部在一些次要的議題上對中國進行批評,但是我認為現在可能還不是歐洲要採取實質行動的時候。另外,德國的政權目前正在更迭,在這一節點上,美國是希望試圖把德國這一歐洲領導性的國家拉進來。包括法國明年也即將舉行大選,那麼製造一些議題也將使歐洲不得不靠向美國。”

中國在數據保護方面比西方還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4.11.2021
中國在數據保護方面比西方還嚴?
美國本屆總統喬·拜登,針對中國推出的戰略是,將盟國聯合起來,協調對華立場。美國總統認為,只有這樣,對華施壓才更有效。華盛頓說服布魯塞爾,在七國集團和北約今夏峰會聯合公報中,將中國議題列為關鍵內容。根據G7峰會結果,美國和歐盟對外宣佈,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制定自己的計劃:美國人的“重建更好世界”和歐洲的“全球門戶”。在“全球門戶”框架下,計劃到2027年撥款3000億歐元,投資基礎設施項目。
蘇浩指出,中國將提出相應的政治反應,儘管清楚,誰是幕後主謀者。
他說:“我認為,正當的回擊必須要進行,比如此次美歐聯合聲明嚴重危害中國國家權益的部分,中方應當在外交層面予以批評。不過對中國而言,美歐之間還是有差別的。當前的主要目標還是美國,因為這很明顯是美國挑動所導致的結果。”
中國外交部在美歐第二次對話前,敦促這些國家放棄冷戰思維。《環球時報》指出,歐盟唯美國馬首是瞻,與第三國對抗,不會有甚麼好結果。比如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結果歐洲商界受到重創。不管怎樣,布魯塞爾將越來越難以保持政治中立。捨曼副國務卿和桑尼諾秘書長決定在雙邊高層和專家對話框架下,繼續舉行會晤。下次會晤定於2022年年中舉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