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對中國和亞洲進行了何種修正?

© AP Photo / Darko VojinovicМужчины на фоне флагов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Мужчины на фоне флагов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0.07.2021
關注
俄羅斯不久前公佈了新版國家安全戰略。這份旨在分析現存挑戰和威脅並形成相應政策的綱領性文件這次發生了一些變化。

我們將在本期節目中為您介紹,這份文件是如何看待亞太地區和中國的。我們還將觀察西方媒體對人民幣是否能夠排擠美元、香港公司如何看待中美對抗等觀點,並瞭解中國人為何要收購美國農場。

伊戈爾∙科羅琴科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4.06.2021
專家:新版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為應對西方挑戰指明道路
先說第一個話題。根據《外交學人》(The Diplomat)雜誌的說法,《俄聯邦國家安全戰略》是最保守的文件之一,雖然應該每六年更新一次,但文件很少發生重大變化。這一次變化還是發生了,既涉及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也涉及俄羅斯與亞太地區和中國的關係。其中包括,從實用主義立場的角度看待與中國和印度兩個最大的亞洲夥伴的協作。儘管文件指出與亞洲地區這些國家的關係是優先事項,但俄羅斯在談到與西方的道德和意識形態對抗時並沒有特別指出其中任何一個。 換句話說,俄羅斯——印度——中國三角被視為是區域協作,而非全球協作。指出需要與中印兩國合作,以創建維護地區穩定和發展的有效機制。同時,強調了這種協作的非結盟性。有意思的是,在這份文件的一個段落中描述了與中國和印度的關係,但在先前版本的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中,與每個國家的關係是單獨闡述的,且中國處於前列。俄羅斯首次闡明瞭“大歐亞夥伴關係”的概念。莫斯科暗示,“一帶一路”等中國倡議不能在歐亞大陸佔據壟斷地位,必須與其他多邊倡議相結合。根據《俄聯邦國家安全戰略》,俄羅斯仍像過去一樣不干預亞洲國家的領土爭端,其中包括台灣問題。《外交學人》總結道,然而,新文件的總體基調說明,與中國建立更加平衡的關係問題對俄羅斯政治精英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


Люди проходят мимо Нью-Йоркской фондовой биржи (NYSE) на Уолл-стрит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4.03.2021
美國政府債務已超過其經濟規模
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未來已經被考慮了很長時間,但這個問題從未如此尖銳過。門戶網站 Brinknews.com 寫道,這裡面有內部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首先是美國巨額債務,而由於推出了與大流行相關的各項刺激計劃,美國債務還在迅猛增加。外部風險在於,美國資產的很大一部分持有者是外國投資者,一旦出現大規模拋售,美元作為可靠儲備貨幣的地位可能發生動搖。儘管如此,在實際的替代方案出現之前,任何貨幣的權威都是無可爭議的。現在,崛起中的中國及其人民幣對美元構成的現實威脅越來越大。中國資產相當可靠,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推測中國貨幣在國際上使用更加活躍是合乎邏輯的。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並不令人印象深刻:只有 2% 的國際交易以人民幣計價。這是因為人民幣不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這意味著跨境資本流動存在限制。其次,中國金融市場,尤其是國債市場,流動性不如美國。 當然,對於中國當局來說,人民幣國際化很早前就已經被列為一個重要發展目標,但更多關注的是穩定的經濟增長。取消對資本流動的限制、放開經常賬戶——所有這一切將造成經濟波動的額外風險。但問題在於,美國越來越頻繁地利用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地位,對個別國家實施制裁。中美關係惡化正在推動北京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最後,研發數字人民幣並在國際市場上推廣,可能有助於中國避免一些金融威脅。事實上,中國可以放棄對資本流動的限制,但在此情況下保持對交易的控制——畢竟電子貨幣有助於提升所有交易的透明度。換句話說,中國實際上可以解決本國貨幣的國際使用問題,並同時保持對資本流動的控制(正式削弱它)。但存在一些技術問題。首先,尚不清楚建立金融數據的國際交換和實現系統兼容性的難易程度。 其次,為使人民幣充分國際化,中國應該確保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在這裡,一切都取決於中國能多快解決這些問題。當然,美元目前仍將是儲備貨幣。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國際化將有更多機會,Brinknews.com 最後寫道。


Ночной вид Гонконг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7.2021
美稱將就香港問題制裁中國官員 中國外交部:中方將視美方措施作出堅決有力回應
美中對抗對在香港經營的各個公司產生了負面影響,而且不僅包括中國公司,也包括外國公司。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道,美國對商界發佈的與在香港經營有關的可能風險的建議對各個公司沒有任何幫助。相反,他們需要花費更多資源讓總部相信,香港仍然是一個絕佳的營商地。香港仍像過去一樣保持著某些優勢。儘管中國當局通過了香港國安法,西方政客反復說鎮壓加劇,但國際商界和金融公集團沒有爭相離開。不僅如此,相反,他們正試圖利用經濟優勢,因為中國已經很好地應對了新冠病毒大流行,而且中國當局在繼續提高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超過 90% 的財富 500 強公司在香港設有代表處。 即使警方嚴厲對待抗議參加者,但這對商界沒有任何影響。主要的是,香港存在一個有利的稅收制度,且是一個國際金融港。儘管美國當局說,中國的立法改革不可能不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但各公司目前還沒有感受到。然而,他們現在就已經明白,美中對抗可能會讓自己身陷困境,英國《金融時報》總結道。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寫道,爭取擺脫中國在美國的影響力已經蔓延到農場。值得注意的是,眾議院立法者正在制定一項法案,將限制中國購買美國農場。據稱,中國企業在美國食品工業中的存在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農場應該掌握在美國人手中。據悉,上述倡議來自美國前副總統邁克·彭斯,他仍像過去一樣談論必須擺脫依賴中國。 Politico回憶說,過去10年來,中國大幅增加了對美國農業用地和農業綜合企業的收購。例如,一家中國公司收購了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2020年,中國人在美國擁有19.2萬英畝農田。然而,Politico指出,這只是美國 9 億英畝農業用地中的一小部分。此外,加拿大和歐洲的代表在購買美國土地方面比中國積極得多。一些州的地方法律限制向外國人出售土地。但在德克薩斯州等一些州,有 440 萬英畝的土地歸外國人所有。一個問題還在於外國投資者的需求增加導致地價升溫。 Politico最後寫道,年輕的美國人已經根本負擔不起啓動農場事業的費用。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