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成員國包括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新西蘭五國。這五個國家與東盟各成員國之間分別簽訂了貿易協定。RCEP協定談判於2012年啓動。談判各方在很長時間內無法就協定條款達成一致,其主要原因在於印度對本國產品的擔憂。印度認為,取消貿易堡壘後的印度產品將無法與中國產品抗衡。2019年,印度退出了RCEP協定。對於RCEP協定的大多數成員國而言,印度是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然而目前的形勢迫使各成員國不得不加快協定簽署進程。因此,成員國決定在沒有印度參與的情況下簽署協定。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導致了經濟危機,大部分國家經濟發展緩慢,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負增長。G20成員國中,只有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實現了正增長。而日本經濟在2020年萎縮了4.8%。韓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也由於疫情影響而下降了1%。東盟各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這種情況下,各國擺脫經濟困境的出路就是實現貿易一體化。
«在RCEP簽署的15個國家中,中日韓是非常重要的3個參與國。 RCEP能夠將中日韓三國都納入進來,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就。眾所周知,中日韓三國的自貿區談判數年數輪一直都沒有結果。目前RCEP是唯一一個能把中日韓拉攏在一起進行多邊經濟合作的地區經貿組織,具有極強的政治和經濟意義。另外,無論是圍繞慰安婦問題還是勞工賠償問題,甚至是竹島爭端問題,日韓的政治矛盾都越來突出。在這一背景下增加新的經濟紐帶,對於日韓關係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現在全球整體經濟都不夠穩定,如果中日韓在RCEP框架下能夠進一步推動深化合作,對於區域和全球的經濟穩定都會有顯性效果» 。
RCEP成員國是日本的重要貿易夥伴,因此,RCEP對於日本具有特殊意義。日本的十大貿易夥伴中就有中國、韓國、澳大利亞、越南、新加坡和泰國。美國退出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區協定後,日本就更需要加強與中國的經貿聯繫。中國是日本第二大貿易夥伴,然而中日之間並未簽署任何貿易協定。這次日本國會迅速批准了RCEP協定,這一舉動給出了明確的信號,即日本將在中美間左右逢源---政治上依附美國,經濟上接近中國。
«日本此次快速完成RCEP協定的批准程序,說明其在外交上仍然希望繼續左右逢源,即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不久前日本首相菅義偉訪美併發表聯合聲明,時隔52年首次提及台灣問題。然而菅義偉回國後在面對國會提問或答記者問時,顯然態度沒有在美國時那麼強硬。這一細節也表明日本是有考慮中國的感受,知道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之一。快速批准RCEP實際上就是日本該戰略選擇的一個體現。眾所周知,美國不僅未參加RCEP,且一直持反對態度。自疫情後中日兩國政治關係確實一直在下降,處於“政冷經冷”的狀態。雖然當前中國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特別是在疫情日趨嚴重的背景下,日本越來越依賴外部市場,中國市場對日本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我個人認為隨著未來中美博弈的變化,中日之間的貿易發展一定會被波及。因為美國現在對日本提出的要求越來越多,台灣問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美國希望日本投入更多力量幫助他來對抗中國。包括日美將成立半導體產業鏈工作小組,顯然也是劍指中國。所以未來中日兩國的貿易走向整體發展局勢還不夠明朗,除了取決於市場因素外,受美國外部因素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美國的政治盟友提出了RCEP協定,從而倡導各國與中國間實現自由貿易一體化。亞太地區的許多國家至今仍依附於美國,特別是在安全防衛上對美國有著極大的依賴性。然而,經濟穩定發展也非常重要,經濟危機期的經濟發展尤為重要。實踐表明,近年來美國無法替代中國在經貿合作中的作用,包括“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合作以及通訊科技領域的合作。更有甚者,美國前政府走上了經濟分裂的道路。拜登上台後提出美國將重返世界經濟領頭者地位,而事實上要改弦易轍並不容易。目前,認為加入貿易協定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反全球化勢力在美國仍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RCEP協定預示著良好的經濟前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預測,RCEP將為世界經濟帶來每年1860億美元的額外收益。日本政府希望加入RCEP後,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將增長2.7%,新增57萬個工作崗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預測,加入RCEP後,如果自由貿易發展速度符合協議規定,那麼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10年後將額外增加0.22%,而出口量則將增加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