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總統發推文稱:“儘管在脫困行動中碰到了巨大的技術難題,今日埃及在解決蘇伊士運河船舶擱淺引發的危機方面取得了成功。”
他寫道:“現在,在商品運輸大動脈堵塞情況恢復正常後,大家都可以不用再擔心了。”
“長賜”號集裝箱船脫困作業24小時進行,組織了挖沙工作,然後15艘拖輪加入頂推拖曳行動。3月28日夜,“長賜”號貨輪脫淺。
蘇伊士運河運營公司(GAC)消息人士對衛星通訊社表示,預計蘇伊士運河將在未來幾個小時內恢復通航。據GAC公司消息,有至少44艘船舶在運河中間的大苦湖排隊等候,至少有300艘船隻在入口排隊。
據悉,從中國駛往荷蘭的"長賜"號長400米,噸位約22.4萬噸,3月23日在蘇伊士運河151公里處擱淺,把運河攔腰切斷,致使通行受阻。運河是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通道。
彭博社指出,在全球供應鏈已經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約佔全球貿易12%的蘇伊士運河發生堵塞,導致全球供應鏈壓力進一步加大。一些船隻已經選擇繞行非洲南端,但會使得其旅程變得漫長而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