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逐漸減少煤炭使用量

© AFP 2023 / PETER PARKSДобытчик угля в Китае
Добытчик угля в Кита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9.02.2021
關注
根據惠譽評級機構季度報告,2020年,煤炭在中國總能源平衡中的份額首次下降到50%以下。據悉,非化石類能源所佔比例為34%。惠譽認為,2021年煤炭佔比將最少下降3%,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平衡中將得到增加。

中國承諾,將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但一些西方分析師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中國依然主要依靠煤炭。2018年,從事煤炭發電研究的國際CoalSwarm組織對太空照片進行分析後指出,中國似乎在積極建設新的發電站,如果啓動,煤炭總發電量將增加25%。也許,西方分析師其中也依據該研究結果得出結論,中國的煤炭電站較新(甚至算出平均年齡是14年),因此,不要期待很快能夠脫離煤炭發電。

Добыча редкоземельных металлов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8.02.2021
中國能否擾亂美國殲擊機的生產?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還是在逐漸限制煤炭發電站的數量,甚至從刺激GDP增長角度看,電站建設在危機時段可能非常有用,並解決短期問題。2017年,國家發改委下令,應減少煤炭發電。此外,發改委還宣佈,不再建設新的發電產能。根據政府規劃,到2020年,煤炭電站總的發電量不應超過1100吉瓦。

此外,去年年末中國發佈新時代能源發展《白皮書》。其中講道,中國將繼續縮減碳氫化合物排放,縮減化石能源在總的能源平衡中的數量。在某些地區,比如河北省,針對高污染領域、其中包括鋼鐵工業的碳排放推出了嚴厲的監控措施。省政府甚至要求一些鋼鐵廠停止生產。北京宣佈,中國減少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原因是保護生態而非政治因素。

甚至不到兩年前還很少有人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可能縮減能源平衡中的煤炭佔比,哪怕縮減到50%。惠譽報告讓人有理由相信,中國面對減排問題的嚴肅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黃曉勇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目前,所有相應措施都是為了實現野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標。

他說:“我國目前已經制定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那麼各項政策措施也都將圍繞著這一目標的實現來服務,因此在具體的產業發展當中也會表現出逐漸明顯的傾向。我個人認為目標原則上來看是應該能夠如期實現的,但是在具體落實層面是否會一帆風順,可能還有待於觀察。”

Зарядка электрокар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11.2020
中國正大力發展電動運輸
中國在積極發展“綠色能源”。近兩年,在此領域投資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國是世界太陽能板生產的絕對領先國。此外還在積極發展水電、建設風電站。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測算,未來十年僅海上風能就將增加到234吉瓦,而且中國將佔其中的1/5。但黃曉勇教授認為,化石燃料長期看還將是中國能源的支柱,向清潔能源載體快速轉型不會一蹴而就。

他說:“我認為在中短期內或者5-10年內,化石能源仍然還是主力。雖然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的發展方面投入很大,甚至還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狀況,包括棄風棄光現象。但是總體來看,光電、水電、風電這些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佔比並不多。要想短期內超過傳統的化石能源恐怕是有難度的,其中所需要的時間也取決於技術進步的程度和成本下降的情況。”

實踐證明,技術進步暫時還無法為可再生能源的可靠性提供完全的保障。比如美國德州,25%的能源消耗來源於風能發電,但它們遭遇真正的能源危機。因氣溫極低,該州差不多一半的風能發電機因結冰而失效。其結果是,200多萬人留在無電無供暖的家中。中國是各類氣候條件兼具的大國,能源多元化是提高自身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鑒於此,對中國來說,石油和天然氣在未來一些年中的作用將越大越大。長時間里,中國一直期望從美國進口液化氣。但中美雙邊關係惡化迫使北京實現供應渠道多元化。中國也越來越盯住俄羅斯,除長期管道“藍色燃料”供應合同外,俄羅斯也在加緊向中國出口液化氣。2020年,供應量增加了一倍,達500萬噸。這樣,俄羅斯已經進入中國前五液化氣供應國行列。除俄羅斯外,中國還從澳大利亞、卡達爾、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購買這種產品。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