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情況下到底誰犯有過錯:沒有對兒童實施足夠看護的父母,抑或是沒有在遊戲產品上標注適齡提示和警語的遊戲開發商?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所採訪的專家們對此看法不一。
中國最近驟然加大對玩遊戲的人和遊戲開發公司的壓力,採取了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實名制認證、人臉識別,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間、減少發放新遊戲註冊許可證數量。
陶然對此說:“就類似事件來看,遊戲可以說是問題的源頭。如果沒有遊戲,那麼兒童自然就會走到室外去尋找小夥伴。兒童無法正確區分虛擬與現實,容易模仿遊戲中的虛擬危險行為,同時造成心理人格扭曲,產生各種心理疾病。應該杜絕兒童玩電子遊戲至初中階段。因為根據我們的研究顯示,人際交往可以活躍大腦的全部區域,但是玩遊戲卻只需要使用大腦的一部分即可。若是兒童長期玩遊戲無法使全腦得到鍛鍊,將影響到大腦的發育。”
2019年5月,世衛組織把遊戲成癮列入疾病清單。在此情況下,就像煙草和酒精等其它成癮產品上面標注健康警語一樣,是否應該給遊戲標注適齡提示和警語?
陶然說:“我個人認為,就像煙盒上標注‘吸煙有害身體健康’一樣,遊戲公司也應該在屏幕中標注‘不宜模仿’等字樣,以引導未成年人避免受到傷害。”
“首先,兒童適宜的遊戲創作應當偏向於認知啓蒙,正向價值觀樹立,鼓勵真善美等。將大腦尚未完全發育、心智尚未健全的兒童與暴力元素、幻想多於現實等不適宜的內容隔離開來。需要注意的是,在遊戲的選擇和遊玩時間上家長要做好監管和引導工作,不可盲目抵制,否則會適得其反”——孫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說。
更何況,專家認為,兒童正是通過遊戲學習許多重要東西的。
孫先生說,“而某些遊戲內容可能涉及鼓勵人們克服困難、獲得勇氣、堅持正義、不畏挫折、幫助他人、誠實守信等,而這些模仿是不需要被禁止的,反而需要鼓勵。重點還是在於家長需要教導孩子明白一個核心的道理:遊戲是遊戲,生活是生活。中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也曾經說過,‘遊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遊戲是兒童的工作,遊戲是兒童的生命’。遊戲對孩子的成長和智力的發展具有一定促進作用的”。
“至於禁止兒童玩遊戲的先鋒人物比如‘雷電法王’楊永信,用電擊等極端暴力手段強行阻止孩子玩遊戲,我認為這是一種犯罪,是一種社會的倒退,是用野蠻來替代文明。絕不應該去提倡。而且很多不適合兒童玩的遊戲都注明瞭需要滿18週歲,可以說在進入遊戲或者註冊賬號的時候就已經提醒了。禁止兒童玩遊戲不是遊戲公司能夠做到的,這個要父母去看管教育,父母不給手機,孩子能玩嗎?”——孫先生提出問題。
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佈《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 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網絡對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正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