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2019年,美軍在南海的存在和活動強度繼續呈現增強態勢,針對中國的一面持續強化。美軍在南海地區繼續保持高強度軍事活動態勢,戰略武器平台頻繁進出南海活動,海空偵察力量密集開展各類偵察行動,“闖島闖礁式”的“航行自由行動”快速增加,軍事外交力度空前。
報告強調,雖然美國有關中美南海軍事衝突的言行稍有謹慎,但美軍在該地區的活動,無論是從力量規模還是從強度上來講,與2018年相比都有顯著增強。據統計,2019年美國共開展8次闖島式“航行自由行動”,2018年為5次。此外,美軍去年在南海地區不斷開展各類軍事演習演練活動,與東南亞國家和南海地區其他國家共開展了至少50次雙邊和多邊演習。美國動用了至少3艘兩棲攻擊艦、2艘海岸警衛隊船隻,還有8艘監測船曾在南海執行長期任務。
報告認為,美國在南海頻繁活動使南海成為中美之間海上戰略競爭的前沿,增加了中美對抗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潔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自特朗普上任之後,美國海軍在南海地區開展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的頻次、挑釁力度和行動範圍都比奧巴馬政府時期有所升級,再加上美軍行動權利的下放,可以說南海問題的軍事化態勢還會繼續增強。此外,張潔還預測了面對美方挑釁中方可能採取的回應方式。
對此我認為中國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回應:第一,加強軍事實力建設,至少需要全面掌握“航行自由行動”,然後採取警示驅離等方式維護主權。同時,根據進入海域的不同採取區別對待的回應方式。目前我們比較關注的是進入南沙島礁的安全水域或包括西沙在內的領海水域,那麼對於那些嚴重挑釁中國主權的行動,我想還是需要採取比較強硬的態度;第二,加強危機管控能力。目前為止中國一直保持比較克制冷靜的態度,以避免在海上發生意外摩擦。比如2018年9月30日美國海軍“迪凱特”號導彈驅逐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海有關島礁鄰近海域,與中國海軍軍艦對峙並幾乎相撞。雖然這一事件是美國挑釁在先,但是雙方在處理過程中都保持了克制冷靜的態度。隨後中方還增進了與美軍的直接交流溝通,包括加強落實《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另外,中國在外交或輿論戰方面也有所轉變方向。實際上美國國內也有觀點認為,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的政治含義遠大於軍事挑釁。因此中國不再像過去一樣進行大篇幅的國內輿論報道,反而有低調化處理的趨勢,我想這也有益於維護南海輿論和外交穩定。
俄羅斯軍事專家維克托·利托夫金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美國加強在南海的軍事存在與其說是為解決實際軍事問題,倒不如說更具示威和政治色彩。
美國不想該地區發生重大衝突,而且對中國的軍事實力感到不安。美國將千方百計地挑釁中國,彰顯自己的實力。而且還會通過自己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來加大對台灣的支持,但會避免與中國發生重大衝突。美國視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試圖削弱中國,因此將強迫中國開展軍事競爭和軍備競賽。中國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對美方挑釁的反應將是平靜而克制的,但同時又會是強硬而果斷的。俄羅斯專家總結說,中國將捍衛自己在南海島嶼的主權,並通過進一步建設軍事設施等舉措加強自己在該地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