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瞭解決這個問題,韓國政府正在探索刺激人口增長的方法,但遇到了不想被當作"生育工具"的年輕人的反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與韓國著名社會學家金益基(Kim Ik Ki)探討了當前人口問題的根源及其與世界趨勢的相互關係。
金益基說:"低生育率和居民老齡化現象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典型的,但在人口高度集中在城市的國家中,這種現象表現得更明顯。在北歐國家,人口分布在全境,城市化水平不那麼高。但在韓國和日本,將近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國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學者認為,當前複雜形勢的前提條件可以在儒家傳統中找到。要知道提倡保留奴隸制和封建制度的古老治國體系正是建立在儒家傳統之上。韓國、中國和日本都推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建議農業人口佔比高,城市人口佔比低,正因如此,生育率相對高。
但在年輕一代湧入城市後,與自己父母的准則脫節。這在女性追求與獲得與工作和休閒滿足有關的富足生活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4年後回到首爾的金益基教授強調說:"此前,如果說韓國和日本女性不結婚,那麼她們的生活就會很艱難。但近來女性解放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她們的就業率上升,整體而言,仰賴丈夫(男性)的必要性消失了。她們選擇自由工作和享受生活的道路,不讓自己被婚姻和相夫教子拴住。"
在研究芬蘭人與荷蘭人為何成功扭轉生育率局勢,而韓國和日本則打破反記錄的問題時,金益基得出結論,影響生育率的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是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在那些得以成功確立工作和家庭之間平衡的國家中,不僅女性,男性也對結婚和生育持正面態度。
金益基教授說:"在歐洲諸國,由於成功實施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建立平衡的政策,此前下降的生育率又開始呈現出增長趨勢。但那裡確保為男性提供長達1年的產假,整體而言執行這種政策已經初見成效。在韓國和日本很少關注這個問題,只是經常白白把預算資金用在對抗低生育率上。"
金益基教授說,更何況,與亞洲國家不同的是,歐洲兒童更常出生在婚外家庭中。因此,不值得把對結婚的負面態度與肉體滅絕聯繫起來。但如果繼續推遲解決中日韓年輕人放棄生小孩的主要問題,未必能成功改變當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