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奧利就任總理後馬上許諾將依靠中國用鐵路把加德滿都同拉薩連接起來。它將為尼泊爾通往中國東部的海港提供可能。2015-2016年當奧利首次擔任尼泊爾總理時,印度一度封鎖了尼泊爾邊界。這讓加德滿都感到不安--自己能否進入印度洋,完全是新德里說了算。這段同印度不愉快的經歷,從各方面看,促使尼泊爾總理把經過日喀則通往拉薩的鐵路建設看作同中國合作的優先項目。
這次同印度的利益衝突至今讓尼泊爾感到不快。尼泊爾總理在新德里簽字儀式上強調,願同印度構建基於"平等、公平和相互尊重"的關係,共同社稱。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力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印度被迫對中國與尼泊爾關係的快速發展做出反應,害怕失去自己在該國的影響力。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謝爾蓋·卡緬涅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並沒有對此次訪問或有重大意義表態。訪問新德里可以理解,因為尼泊爾外貿的80%依賴於印度。但尼泊爾與中國和印度保持平衡,使自己的關係多樣化。印度注意到了這一點,緊隨中國也向尼泊爾建議進行鐵路建設合作--向中國在尼利益發出挑戰。
謝爾蓋·卡緬耶夫說:"近年來尼泊爾與中國走得越來越近。考慮到自己在南亞的所有經濟走廊,又擁有巨額資金,中國當然會與尼泊爾開展緊密合作。何況,中國不只是抽象地提出聯合項目,包括鐵路。尼泊爾堅信,如果中國許諾了甚麼,它會履行的。這最讓印度不安。現在印度人採取這一步,就是為了拉攏尼泊爾。在今天馬爾代夫、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越來越傾向中國的條件下,這是印度為了把尼泊爾拉到自己勢力範圍的步驟之一。"
安德烈·沃洛金說:"印度長期以來,如果不是把尼泊爾當作自己的一個邦,也是把它看作某塊依賴自己的領土。現在依靠中國在建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旅遊設施。中國利用尼泊爾優越的地理位置,在那裡加強自己的地位。中國同時沒有在印度周邊打造由某些敵對國家組成的包圍圈的目的。對中國來說,重要的是讓南亞國家同自己保持友好關係。"
南亞國家支持中國的這一外交政策。它們利用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潛力而帶來的一切機遇。另一方面,它們也不反對利用中印暫時還未得到全部調節的關係以及這兩個亞洲最大國家的政治和地緣戰略利益衝突為己謀利益。難怪每當中印關係降溫時,有關中國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可能建造軍事基地的討論就開始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