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位於水下的礁石和淺灘上建造島嶼,不可能被認為是維護本國水域的手段。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人工島不會擴大本國水域或專屬經濟區。當然,同時應當指出,中國人增擴的淺灘和島嶼,此前在漲潮時完全被浸沒在水下。即使以前露出海面的島嶼,一旦被增擴,根據國際海洋法,也不會改變甚麼。
那麼中國人建造這些島嶼有何目的呢?如果有軍事目的,那麼究竟有何軍事目的?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這些島嶼被擴大,面積仍然很小,難以部署重兵或強大的攻擊性武器。面積僅為1-2平方公里的小島,上面又集中著各種基礎設施,恰好是巡航導彈的理想打擊目標。所有這些目標的坐標早已不是甚麼秘密,它們又是固定的,衛星看的一清二楚。即使島上部署反導系統,也只不過是讓敵人多費一些巡航導彈罷了,而反導系統肯定會被摧毀。
但從物流角度看,這些都與卻具有重要的意義。南沙群島距海南島基地超過1000公里。由此可以推斷,很難讓來自海南基地的中國海軍和海軍航空派重兵長期駐紮在這一地區。
甚至對大型巡邏機或者H-16轟炸機來說,這段距離也會大大縮短它們的巡邏時間。也不可能把直升機作為有效的戰術戰鬥機。由於距離遠,也很難利用排水量小、自動化程度低的水上軍艦。
隨著中國在該地區保護港口、倉庫、住房和醫院的機場的出現,情況將大為改觀。為讓在該地區長期部署中國海軍航空兵和眾多相對較便宜、排水量不大的軍艦——包括導彈快艇和056型護衛艦,創造了條件。
同時還有可能,中國進行頻繁巡邏的主要目標將是接近馬六甲海峽。中國船隻出現在南海的南部將能保證,馬上受到中國軍艦不斷跟蹤的外國水上軍艦或潛艇,沒有一隻能進入這一地區。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擴大島嶼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是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對海軍進行額外的訓練。有可能,中國軍人在這一地區的活動將在2016-2017年進入一個新的水平。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