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斷捨離”生活方式越來越受歡迎?

© Sputnik / Ilya Pitalev / 跳轉媒體庫為甚麼“斷捨離”生活方式越來越受歡迎?
為甚麼“斷捨離”生活方式越來越受歡迎?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8.10.2023
關注
評論
近年來,“斷捨離”生活方式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受歡迎,他們選擇擁抱極簡生活,不再囤積物品,也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交關係。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師、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宋萱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這一趨勢反映了年輕人對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他們拒絕被消費主義捆綁,更希望節省時間、精力,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當下的生活。
最早由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斷捨離”概念自2000年開始在日本廣泛傳播,這一理念鼓勵人們:斷絕接受不需要的東西;捨棄掉沒用的東西;離開對事物的執念。山下英子還撰寫了暢銷書籍《斷捨離》。
目前,這一概念越來越受到中國年輕人的歡迎。在小紅書上,與“斷捨離”相關的筆記高達4萬條,多則熱門帖子獲得2-3萬次的收藏和點贊。在分析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斷捨離”時,專家宋萱告訴衛星通訊社,原因之一是人們對消費主義的質疑逐漸加深。

他解釋道:“過去,消費主義文化不斷訓練著人們,使他們關注穿搭、品牌、風格等。然而,如今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原因在於經濟下行,人們不想再負擔高昂的消費。另一方面原因是,年輕人對長期玩這種耗時久的‘遊戲’感到厭倦,對消費主義的話術已經耳熟能詳、花樣也司空見慣。人們不願意再參與這種消費競賽的遊戲。而人們發現,不再為各種物品所束縛帶來瞭解壓的感覺,因此越來越多人喜歡這種生活態度。”

調查:中國女性2023年最願意在旅遊、學習培訓等方面增加消費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8.03.2023
調查:中國女性2023年最願意在旅遊、學習培訓等方面增加消費
對此,生活在上海的年輕人肖琳深有同感。她告訴衛星通訊社,她曾經被消費主義裹挾卻不自知,反思過後,她開始過上極簡生活,這讓她覺得自己“更自由了”。

她說:“我曾經熱衷於關注衣服、鞋子、包包,留意現在最流行甚麼。後來,當家中物品越來越多時,這讓我感到壓力很大,這種不斷追逐潮流的生活方式也讓我感到疲憊。現在我更看重自我認可,不再關注時尚博主和美妝博主,這種生活很輕鬆,也更自在。”

出於保險和安全感的考慮,中國傳統家庭通常倡導"囤積"和"物盡其用"的理念,例如,常常有積攢購物袋和紙箱的習慣。此外,中國俗語中也常提到"多個朋友多條路",強調維持盡可能多的社會關係。而如今年輕人卻更傾向於"少物品",並拒絕無效社交。專家表示,這一現象與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年輕人的高工作壓力以及時間緊迫有很大關係。

宋萱說:“囤積物品雖然可以在某些情況下省錢,但卻消耗了精力和時間。如果將家變成倉庫,就需要一個‘倉庫管理員’,而年輕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扮演這個角色。因此,他們更願意減少物品,因為減少後無需再操心。簡單來說,這是為了節省認知資源。”

而正如專家所說,很多小紅書用戶在分享他們的“斷捨離”經驗時常說,“勤收拾不如東西少”,還有人表示,“購物是麻煩的開始:一是需要比價和等待限時秒殺。二是每多一件東西就意味著多一項家務,需要時間和管理成本。三是購買後如果不再喜歡,會感到後悔並思考如何處理,這浪費了精力。”
而年輕的受訪者們也都表示,開始“斷捨離”之後,捨棄了無用的東西,拒絕了無意義的朋友聚會,這些都大大節省了他們的精力。

肖琳說:“之前,只要上海某地開了一家比較火的店,我跟朋友一定會約著去打卡,也多次‘踩雷’,因為一些網紅店大多是噱頭。後來我們不再熱衷這種活動,我也主動減少了這種吃吃喝喝的社交。週末多出來一天的休息時間可以讓我做很多原本計劃做的事情,比如,看一本一直沒有看完的書等等。”

生活在北京的年輕人李思樸則表示,“‘斷捨離’的過程讓我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真正思考自己到底需要甚麼、喜歡甚麼,哪些物品對於自己而言是多餘的、不值得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維護的。因此,可以說,這個過程好像是給自己的內心減負。”
專家宋萱強調,無論社會流行甚麼、主張甚麼,最重要的是,人們都需要找到一種自我認同。“斷捨離”的流行符合了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通過這種生活方式,年輕人更能得到自我認同。
Китай товары шоппипг магазин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1.2020
90後消費觀現反差萌: 800塊衣服可以買8塊運費不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