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呼籲客觀調查“北溪”爆炸事件

© Sputnik / Ilia Pitalev / 跳轉媒體庫聯合國安理會週一將對俄方提交的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北溪”管道破壞事件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
聯合國安理會週一將對俄方提交的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北溪”管道破壞事件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7.03.2023
關注
評論
聯合國安理會週一將對俄方提交的呼籲聯合國秘書長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北溪”管道破壞事件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西方國家已對該草案表現出不感興趣。中國為該草案起草者之一。
為了獲得通過,該草案必須獲得 15 票中的 9 票贊成,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中國、美國、英國、法國)不得反對。
聯合國安理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4.03.2023
聯合國安理會將於27日就俄方要求調查“北溪”管道破壞事件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
俄羅斯提交給安理會的這份決議草案指出,莫斯科和北京呼籲包括丹麥、瑞典和德國在內的所有國家與聯合國委員會合作,調查“北溪”破壞事件。
根據該草案,安理會“呼籲聯合國成員國,包括那些進行各自國家調查的成員國,與委員會充分合作並分享信息。”
該決議草案呼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成立一個國際獨立委員會,對“北溪”和“北溪 2”天然氣管道的破壞行為的所有方面進行全面、透明和獨立的國際調查。其中包括必須找到執行者、贊助者、組織者和共犯的必要性。
該文件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呼籲有關各方參與一些國家進行的調查。聯合國秘書長有 30 天向安理會報告為建立這樣一個委員會需要採取的措施。
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瓦爾代國際討論俱樂部發展與支持基金會研究主任費奧多爾·盧基亞諾夫表示,由於西方國家的立場,該決議很可能無法通過。然而,中國參與該草案的擬定這一事實極具象徵意義,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指出的那樣,莫斯科和北京的關係已經達到最高水平。費奧多爾·盧基亞諾夫說:
當然決議不會通過,因為(在聯合國安理會)有人阻止它。但事實本身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就‘北溪’破壞事件而言,一開始他們只是想壓制或抹殺那些已發表的調查,現在已經弄得越來越轟動。不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從這個意義上說,討論此事以及中國參與非常具有象徵意義。”
費奧多爾·盧基亞諾夫專家指出,中方已多次對最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的事件表示關切,並敦促不要隱瞞調查。他說:
中國參與起草,我認為,這已經顯露出習近平最近訪問期間達成的協議的效果。俄中兩國關係肯定更上一層樓。這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俄羅斯外交部準備西方國家阻止這個倡議。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認為,“他們有隱瞞的東西。” 3月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表達中國對俄羅斯決議的支持時強調,聯合國主持開展國際調查有助於同現有國別調查形成合力,更快查明真相。汪文斌:“中方注意到一些安理會西方成員的態度,希望他們本著對真相負責的精神,真正摒棄地緣政治私利,切實履行安理會成員義務和責任,建設性參與草案磋商,為安理會盡快就有關決議達成一致作出積極努力。”
正如俄羅斯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揚斯基此前指出的那樣,中方是該文本的共同擬定者,俄羅斯對其進行了一個月的專家層面的工作,一直在為“建設性的夥伴”消除所有爭議點。
此前關於某些國家和勢力參與組織北溪破壞活動的說法有多種版本。管道爆炸發生後,許多西方媒體和官員馬上毫無根據地指責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稱這種指責十分荒謬。2023 年 2 月 8 日美國資深記者西摩·赫什發表了一份引人注目的調查。他在調查中指責美國和挪威當局組織了對天然氣管道的襲擊。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他的結論。普京指出,爆炸發生在其水域的丹麥當局實際上拒絕與俄羅斯合作進行調查,並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專家發現的可疑物體視而不見。該物體類似於用於接收有關破壞信號的天線。
美國總統喬•拜登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4.03.2023
美國記者西摩·赫什:美國早在2021年年末就考慮過炸掉“北溪”的可能性
3月7日西方媒體又有了新的說法。美國報紙《紐約時報》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某個“親烏克蘭團體”在美國政府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對天然氣管道進行了破壞。 俄羅斯總統在接受俄羅斯第一電視頻道採訪時稱這一說法“純屬胡說”。普京強調,只可能由得到擁有相關技術國家全力支持的專業人士來完成。普京還說,美國是這次恐怖襲擊的主要受益者,因為它能夠增加向歐盟供應更昂貴的液化天然氣。
兩條通往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管道“北溪1”和“北溪2”2022 年 9 月 26 日同時發生爆炸。“北溪”運營商 Nord Stream AG 的報告稱,天然氣管道的緊急狀態是前所未有的,無法估計修復時間。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院在“北溪”天然氣管道受損後對國際恐怖主義行為提起訴訟。
俄外交部稱將繼續爭取丹麥答復俄方就北溪管道事件提出的問題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8.03.2023
俄外交部稱將繼續爭取丹麥答復俄方就北溪管道事件提出的問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