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科院張昊彤:黑洞研究樣本得到增加,或將帶來新的物理

© NASA專訪中科院張昊彤:黑洞研究樣本得到增加,或將帶來新的物理科學
專訪中科院張昊彤:黑洞研究樣本得到增加,或將帶來新的物理科學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專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張昊彤研究員,請他談一談劉繼峰、張昊彤團隊發現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對於科學發展的意義以及將為科學將帶來甚麼突破和創新。

華媒: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華媒: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據介紹,黑洞是一種本身不發光的神秘天體。任何物質,包括光也無法從它身邊逃離。根據質量的不同,黑洞一般分為恆星級黑洞、中等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
此次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這個恆星級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70倍。張昊彤稱:

“這個黑洞 是科學界以前認為不可能通過恆星演化形成的天體,這是一個很新、很重要的發現。”

張昊彤說:

“這項發現的意義在於充分利用了中國國內設備的優勢,開啓了一種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意味著利用這種方式,我們有可能在將來發現更多性質不一樣的黑洞。”

而談及這一重要發現將會對科學帶來哪些突破和創新,張昊彤表示,總的來說,這一髮現會讓人類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可能會推動物理學的發展。他具體解釋稱:

“第一,目前我們已知的恆星級黑洞只有20個左右,樣本太少,因此我們對這類天體的理解就會有統計偏差。在未來,如果能發現更多的恆星級黑洞,積累到一定數量以後,可能又會帶來新的、不一樣的物理,也許是更顛覆性的發現。”
“第二,目前的恆星演化理論還不能解釋這麼大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這會迫使理論學家去重新思考我們認為已經成熟的理論,這也很可能會帶來新的物理。”

對此,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台長這樣評價:

“在銀河系內發現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將迫使天文學家改寫恆星級黑洞的形成模型。這一非凡的成果,將與過去四年里引力波天文台探測到的雙黑洞並合事件一起,推動黑洞天體物理研究的復興。”

據中科院介紹,這項工作是基於LAMOST(中國興隆)、加納利大望遠鏡(西班牙加納利群島)、凱克望遠鏡(美國夏威夷)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美國)的觀測數據完成的。這項研究共包括55位作者,來自中國、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意大利、波蘭和荷蘭7個國家29家單位。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