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回憶扎蘇爾斯基教授:新聞傳播領域的常青樹

© Sputnik / Evgeny Odinokov / 跳轉媒體庫Цветы в память о президенте факультета журналистики МГУ Я. Засурском
Цветы в память о президенте факультета журналистики МГУ Я. Засурско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4.08.2021
關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8月4日電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永華表示,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系主任亞先•扎蘇爾斯基教授是一位傑出的新聞教育家、新聞傳播領域的常青樹,他在中俄學者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為新聞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Закладка камня в основание здания науч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долины МГ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4.03.2021
莫大在6個研究方向上均入圍QS世界大學排名
8月1日,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系主任亞先•扎蘇爾斯基去世,享年92歲。亞先•扎蘇爾斯基教授是最後一位自新聞系創建之始就一直在該系任教的元老。

新聞傳播領域的常青樹 中俄學者間溝通的橋梁

趙永華向衛星通訊社表示,“扎蘇爾斯基教授是一位可敬可愛的老先生!他是一位知識淵博、幽默睿智的學者,他涉獵廣泛,著作等身,他的學術成果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學人。他思想敏銳,總能捕捉到新聞傳播領域的新趨勢、新問題,是一棵常青樹。他是一位傑出的新聞教育家,在他擔任系主任的42年時間里,培養了無數優秀的新聞工作者,為新聞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趙永華指出,在扎蘇爾斯基教授的積極推動下,莫斯科大學新聞系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建立了三校合作機制,從2005年到2015年,每年中俄雙方輪流召開一次學術研討會。借助這個機制中俄雙方的新聞學者展開了深入的學術交流,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至今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合作開展學術研究和講學交流。

趙永華說,“扎蘇爾斯基教授在中俄學者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也讓學者們加深了對彼此文化的瞭解和熱愛”。

她補充道,2016年,在北京成立的中俄新聞教育高校聯盟(21所中方高校、14所俄方高校)延續了中俄新聞教育交流合作的傳統,發起單位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與莫斯科大學新聞系、聖彼得堡大學新聞學院。

83歲高齡時依舊上課 課堂設在自己辦公室

中國駐俄大使館:中俄教育領域合作達到最高水平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6.09.2020
中國駐俄大使館:中俄教育領域合作達到最高水平
回顧與教授的最後一次見面,趙永華說,“跟老先生最後一次見面是2012年底。當時我到莫大新聞系做兩個月的合作研究和講學。他那年已是83歲高齡,還在給研究生上課。課堂就在他的辦公室里,裡面堆滿了書籍,有幾把椅子,研究生就坐在那裡聽先生講課,我也去聽過幾次。老先生雖年事已高,但思路清晰,娓娓道來,饒有趣味。下課後,他把我留下來,給了我一個柿子(хурма),他笑眯眯地說:這個柿子很好吃。兩個月的訪學時間里,與先生有了很多交流的機會,他帶我去參加系里舉辦的研討會,邀請我旁聽博士論文答辯(доктор)。我給學生做講座時,他也會去聽一會兒,給予鼓勵和支持。老先生總是那麼和藹可親,有一次還蹭他的專車一起回莫大主樓(麻雀山)。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都是微笑著,說話聲不大,語速比較慢,總是那麼溫和,那麼溫暖。這之後,我就沒有再見到過這位老先生”。

她稱得知先生去世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和中俄新聞教育高校聯盟向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用傳真發去了唁函,向先生的親友及整個新聞界表示深切慰問。

亞先•扎蘇爾斯基1929年出生於莫斯科,1965年至2007年擔任莫大新聞系系主任,隨後被選為莫大新聞系主席。

據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處消息,扎蘇爾斯基教授的告別儀式於8月4日舉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