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9月24日消息,中國科學家歷時6年多科研攻關,國際上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二氧化碳到澱粉的從頭合成。消息稱,這是繼上世紀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之後,中國科學家又在人工合成澱粉方面取得重大顛覆性、原創性突破。這項由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主導完成的人工合成澱粉重大科技突破進展成果的論文於北京時間9月24日凌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線發表。
據介紹,這一人工途徑的澱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澱粉合成速率的8.5倍,向設計自然、超越自然目標的實現邁進一大步,為創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統提供新的科學基礎,也將為未來從二氧化碳合成澱粉開闢嶄新道路,使未來澱粉的工業化生物製造成為可能。
業內專家稱,如果未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的系統過程成本能夠降低到與農業種植相比具有經濟可行性,將會節約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資源,避免農藥、化肥等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推動形成可持續的生物基社會,提高人類糧食安全水平。同時,最新研究成果實現在無細胞系統中用二氧化碳和電解產生的氫氣合成澱粉的化學-生物法聯合的人工澱粉合成途徑(ASAP),為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技術路線提供一種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