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巨型飛船可能會在20-30年後出現

© AFP 2023 / Loren Elliott星艦
星艦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1.09.2021
關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20日電 俄羅斯《新國防訂單∙戰略》雜誌太空專欄編輯、軍事專家科托夫對衛星通訊社表示,打造超大型飛船需要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因此,其出現也只能是在20-30年後。

東方發射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9.09.2020
俄航天集團:安加拉號運載火箭的巨型發射台已運至東方發射場
2021年8月底,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髮出呼籲,希望世界各國科學家加入一個五年期計劃,研究在軌組裝的超大型航天器的結動力學問題。
專家指出,現階段人類建造的最大航天器是國際空間站,其長110米,寬75米。除了借助運載火箭之外,目前還沒有其他辦法能夠將有效載荷送到太空。
專家表示,俄羅斯重型運載火箭”質子“號能夠將直徑、長度和重量不超過4.1米、6.06米和22噸的航天器構件送到地球軌道。
太空”運費“高達2000美元/公斤以上。
科托夫說:“只有在航天器的生產和維護成本大幅度降低以後才能夠觸及超大型飛船的建造問題。”
1995年至今,用在國際空間站上的“開銷“已經超過了2000億美元。
專家表示,情況可能出現轉機,首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Starship)系統每次能將重150噸的貨物送入太空,而其可重復使用性將使單次”運費“降低到15-20萬美元。
星艦(Starship)系統首次試飛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
另一個方案是充氣太空艙,直接在軌擴大容積。
Bigelow Aerospace製造的可拓展活動模塊(簡稱BEAM)已經運到國際空間站,打開充氣後,其體積是折疊狀態下的2倍。
科托夫說:“在不久的將來,這項技術將使我們能夠繞過火箭‘體型’帶來的大小限制,直接在軌建造大體積結構。
或許,隨著航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第一艘巨型飛船和空間站將在20-30年後出現,但現在我們還停留在理論發展、探討和實驗階段。”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