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始於何時?專家提出新觀點

© REUTERS / NATALIE THOMASВид на ледник Эсмаркбреен на острове Шпицберген, часть архипелага Шпицберген на севере Норвегии, 24 сентября 2020 года.
Вид на ледник Эсмаркбреен на острове Шпицберген, часть архипелага Шпицберген на севере Норвегии, 24 сентября 2020 год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9.02.2021
關注
中國專家對南海西沙群島附近的珊瑚礁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全球變暖早在工業革命之前就已開始。他們發現,西沙群島附近在1825年便出現變暖跡象。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氣候學家認為,這一結論成立的可能性很大。

《南華早報》援引發表在《第四紀研究》的一篇論文報道稱,專家研究了西沙群島永興島和永樂群島附近的四種珊瑚,樣本採自一直處於水下且人跡罕至的區域。

根據鈾鉛測年法,專家最遠得以追蹤到1520年的氣候變化。他們發現,西沙群島一帶的溫度500年前要比現在低很多,變暖趨勢始於1825年,從那時起溫度逐漸升高。

武漢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8.12.2020
專家:中印孟等亞洲國家氣候敏感性更加突出,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更大

莫斯科大學氣象學和氣候學教研室主任亞歷山大·基斯洛夫教授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評論中國專家的論文稱:“氣候一直在波動,最近一百年左右才增加了人為因素(且影響越來越大)。大概從16世紀開始,地球氣候經歷了數次寒潮,合稱為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LIA)。最近一次寒潮來襲發生在19世紀20年代。之後,氣候回暖。而且我已說過,20世紀的變暖還增加了人為因素。我說的這些現象(小冰河期和變暖)遍及全球,也包括中國。”

武漢大學氣候變化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繼宏副教授向衛星通訊社表示,最近的研究只是再次證明,氣候處於不斷變化中

他說:“到目前為止世界有很多學者都在討論‘全球變暖’這一話題,根據專家學者發表的一些關於中國氣候變遷的文章顯示,實際上變暖是波動起伏的。背景文章中提到1825年南海地區就已經開始了升溫現象,對此我認為這應該也是處於溫度週期之內的。”

根據《巴黎氣候協定》,各國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相較工業革命前水平)控制在1.5-2攝氏度。為實現這一目標,各國商定,到2050年,使全球碳排放量較1900年減少一半。中國專家當前的發現表明,人為因素遠非造成全球變暖的唯一原因。而這是否意味著,落實《巴黎氣候協定》不再那麼緊迫?

張繼宏認為:“當前學者們主要討論的是‘人為碳排放活動是否會導致人類所面臨的氣候風險’問題。我們可以看到,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給出的結論是,超過95%系人為原因。也就是說全球變暖並非100%由人為活動所引起,我估計即將發佈的第六次評估報告也不會給出100%的結論。所以我想最新的這項關於南海氣溫變遷的研究也不會對現有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產生甚麼影響。”

他指出,向低碳生活過渡仍應是全球當務之急,因為低碳發展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同時也能催生科技的進步。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