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稱清潔空氣可能具有危險性

© REUTERS / China Stringer Network中國崑山杜克大學學者稱清潔空氣可能具有危險性
中國崑山杜克大學學者稱清潔空氣可能具有危險性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學者們得出結論,清潔空氣可能具有危險性。中國多年來一直在與溫室氣體排放作鬥爭,溫室氣體排放被認為破壞了保護地球所有生物免受太陽輻射影響的臭氧層。但現在人們弄清楚,過多的臭氧對人類來說可能同樣危險。

在中國各大城市中,霧霾問題尤其尖銳。街道經常被"煙霧"覆蓋,能見度不超過幾十米。人們帶著頭盔走在大街上。許多家庭都購置由空氣淨化器和空氣中PM 2.5顆粒物含量指示儀。據路透社援引中國官方空氣質量數據報道,1月份中國北方39個地區的空氣污染水平同比上升16%。在一些空氣不佳的地區,空氣中的PM 2.5顆粒物含量平均達到每立方米114微克。而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空氣中的PM 2.5顆粒物含量不應該超過每立方米10微克。

北京將於2020年再關閉一千家一般製造業企業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北京將於2020年再關閉一千家一般製造業企業

中國在最高層面上關注霧霾問題。國家關閉了一些污染空氣的老舊工廠,火電站數量在減少,國家在逐漸轉向天然氣發電和清潔能源。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使中國居民更經常地看到藍天。

但中國崑山杜克大學學者們的研究卻表明,空氣在藍天日看上去是清新的,但在地球表面上卻形成了許多所謂的對流層臭氧。生態學家極其害怕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同溫層臭氧減少。與保護地球免受太陽輻射的同溫層臭氧不同的是,對流層臭氧卻相反,它對人體是有害的。在對流層臭氧的影響下,人的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惡化。這個問題在亞洲地區尤其尖銳,因為亞洲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很高,當局積極為清潔天空而努力。按照杜克崑山大學學者們的計算,2016年與臭氧影響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四分之三的死亡案例都發生在亞洲。中國與臭氧相關的直接或間接死亡案例為31.6萬人,但在世界其它地區統共只發生26.4萬此類死亡案例。

世界氣象組織總部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報告:地球臭氧層正以每十年1-3%的速度恢復

這是否意味著保護環境的立場可能發生變化?中國雲南省生態農業研究所所長那中元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採訪時說,不能一味稱臭氧是有害的,就像毒藥一樣,它可能是有害的,但在某種條件下也可能是有益的。專家說,生態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在現代世界的現實條件下優化人類的生活質量。

那中元說:"一方面,地球如果沒有臭氧保護,那麼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物,沒有任何生物能經得起沒有臭氧層保護的太陽輻射。甚至一些疾病都要在高濃度氧的條件下進行治療,比如高壓氧艙療法,身體處於充滿氧高於常壓的艙中進行有效醫治療。另一方面,過度氧化也會對生命體造成不利影響,臭氧污染會損害呼吸系統,減弱肺功能。生命的核心是能量獲取,而能量獲取的高低及有效性的關鍵是氧化還原的條件。臭氧是自然進化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條件,不能簡單地認為臭氧一定有害,要看臭氧的濃度如何,是否在生命體可承受範圍之內。臭氧濃度如果在生命體可適應範圍之內對於激活生命體應激表達具有重要意義。臭氧本身就是代謝過程中空氣中的氧和生命體中的氧結合不正常的產物。對臭氧污染的防控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控制環境條件,盡量恢復自然條件,比如說更多、更強的光合作用效率,加強氧、氫在大氣中的空氣自淨化效率和速率,改善空氣質量。提高光合速率,就是提高空氣的自淨能力。二是需要生命體自身提高應激效應能力。至於談到控制臭氧污染的"人為源"汽車、工廠等污染源這個問題,我認為,在當代社會,誰也不能說自己不出門、不坐車、不坐輪船、不乘飛機、住山洞,回到原始時代。以上都是現代文明的標誌,人類就是要逐步在相對好的環境條件下生活,誰也無法阻擋科技文明的發展。關鍵是我們怎麼才能用更高級的科技手段、科學理念、科學方法途徑控制、消滅這些促進現代文明進步的科技負效應,並且積極努力成為有效行動。"

外媒:如果空氣質量得到改善中國人壽命可延長近三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外媒:如果空氣質量得到改善中國人壽命可延長近三年
實際上,崑山杜克大學的研究者們絕對沒有因臭氧問題而呼籲放棄與霧霾作鬥爭。他們解釋說,對流層臭氧是因為光化反應而形成的,而進入光化反應的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氧化碳。這些物質也被稱為臭氧的前體,它會因空氣排放量增加而出現。因此,學者們指出,當局和生態學家們可以關注與這些物質的排放作鬥爭,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減少空氣中的PM 2.5顆粒物含量上。如果說在各個方面都減少排放,那麼這將對生態產生正面影響。學者們得出結論,如果只強調減少霧霾,那麼世界將出現新問題,而後來與這些問題做鬥爭的難度一點都不會低。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