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求全球高科技工業主導地位

© AP Photo / Mark Schiefelbein中國力求全球高科技工業主導地位
中國力求全球高科技工業主導地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3.09.2021
關注
新冠疫情背景下,世界經濟仍處於不穩定狀態。我們在今天的外國媒體看中國節目里,將向大家介紹以下內容:中國不久前還寄希望於發展服務業,目前又再關注工業發展;歐洲人如何看待中美俄三角關係;美國聯邦調查局為何每12小時啓動新的反華調查;有關中澳關係。

Азиатский мужчина смотрит в микроскоп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2.09.2021
中國統計局專家:2020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突破2.4萬億 再創新高
路透社指出,中國力圖在高科技附加值產品中居全球主導地位。新版五年規劃寫道,生產在GDP中的佔比應是穩定的。此前的截止2020年發展規劃以服務業為主,因為可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確實,很多發展中國家在某個階段,都將本國經濟發展轉向服務業。然而,COVID-19大流行以及中美貿易和技術對抗使中國改變了計劃。北京明白,為保障長期穩定發展,需要擁有最大程度的高科技獨立。不然的話,中國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無法借助於現有的生產模式實現有效增長。2020年,中國GDP中的生產佔比為26.2%,而2006年是32.5%。但服務業相反,有了更大的比重,從41.8%增加到54.5%。路透社指出,北京不希望生產佔比低於25%,況且重要的是推動高科技工業。新版五年計劃的任務是,每年基礎科技研發增加7%的投入。關注點集中於突破性技術,比如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和半導體。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等也是優選方向。中國央行為生產領域投入更多的資金,尤其是高科技工業公司。地方政府也不落後,比如天津政府計劃到2025年投資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的60%資金將用於發展高科技工業前景領域。


Главное здание Европейского парламента в Страсбург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7.09.2021
歐州議會通過“新歐中戰略報告” 強調中國是合作夥伴和制度性對手
英國《衛報》寫道,根據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調查,大多數歐洲人認為,美國與自己的主要對手—中國和俄羅斯處於“冷戰”狀態。調查在歐盟12個國家內進行。據調查,每個國家的受訪者都不認為本國是美俄“冷戰”的參與者。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指出,歐洲人和美國人的社調結果有別。根據最近的社會調查,美國人對中俄持負面態度。同時,布魯塞爾集中推行的政策與歐洲個別國家的情緒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這樣,如果與中國或俄羅斯的緊張氣氛加劇,布魯塞爾將很難協調政策。如果華盛頓認為,他們將和布魯塞爾在對抗地緣政治對手時持統一立場,但他們將驚嘆於,歐洲社會就此問題並未達成共識。在歐洲,62%的受訪者認為,中美處於“冷戰”狀態,59%的人持這種看法。但僅有25%的人認為,他們與俄羅斯是“冷戰”關係。對中國,這個指數更低,僅為15%。有別於此前的“冷戰”,歐洲人並沒有面臨威脅的直接感覺。因此,政治家們將很難說服自己的選民:有必要加強大西洋聯盟。


據NBC電視台援引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的話報道,美國FBI每12小時針對中國啓動一次反間諜調查。據他介紹,威脅不斷,美國應保護自己。他並未確認,是在對中國進行調查。但早前FBI曾多次宣佈存在網絡威脅和網絡間諜,它們似乎來自中國。克里斯托弗·雷去年曾指出,對美國的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和經濟生命力來說,更大的威脅源於中國。他認為,總體上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澳大利亞前總理保羅·基廷在《悉尼先驅晨報》專欄中寫道,莫里森總理正將中國變成敵人,自由主義者們在為其提供幫助。他強調,莫里森是自由主義者推動的“盎格魯圈”的信徒,他通過購買美國潛艇去交換澳大利亞主權,由此,將自己的國家和軍隊鎖在美國體系中。所有這些的藉口是所謂的安全局勢發生了變化,威脅來自中國。儘管事實上中國從未有過任何威脅與任何敵對意願。中國針對葡萄酒和海產品徵收關稅並不構成任何威脅。甚至,中國在南海堆積島嶼,對澳大利亞也沒甚麼威脅。也就是說,中國的軍事威脅,是莫里森的人造設計。在他的領導下,澳大利亞正背向21世紀,選擇疲憊和暗淡的“盎格魯圈”,而21世紀是亞洲世紀。因此,有關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軍事野心完全是神話,沒有任何邏輯性。與此同時,這種神話正在積極傳播,已有了實實在在的結果。澳大利亞購買美國潛艇,將本國艦隊交給美國指揮。失去對本國的軍事控制,是極不專業的舉措,但這恰恰是莫里森和其政府已經做了的事情。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