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波疫情迫使港府向中央政府求助

© REUTERS / TYRONE SIU香港第三波疫情迫使港府向中央政府求助
香港第三波疫情迫使港府向中央政府求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香港失業率正在不斷攀升。第三波疫情使深受新冠病毒打擊行業的復蘇過程放緩,並使貧富差異變得愈加明顯。本週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請求中央協助加強香港新冠檢測能力,不過抗疫還要香港醫生上陣。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分析了香港不接受北京醫療援助的原因,並對香港形成強大中產階級的可能性進行了評估。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0日公佈,香港4月至6月失業率為6.2%,為15年來新高;就業不足率為3.7%,接近17年來的高位。數據顯示,香港4月至6月的總就業人數約362萬人,同比下跌6.5%。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在今年4月至6月微升至10.7%,達到自2003年“非典”以來的高位。 

Пассажиры метро в медицинских масках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м районе Гонконг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香港中聯辦:中央政府將隨時應特區政府請求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鑒於香港沒有出台失業救助計劃,所以低薪行業求職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失業後,在一段時間內唯有依靠本人儲蓄、親朋接濟,以及慈善項目度過難關。明顯,在這種情況下,遭受疫情打擊最大的貧困居民變得更加貧困,而貧富差異也由此變得愈加明顯。

“香港以服務業、農業和金融業為主,沒有過多的製造業。目前來看金融業暫未受到直接影響,但是美國對香港的歧視政策已經開始出台,今後是否會對香港金融機構的穩定造成負面影響,還有待於時間的觀察。就香港中下層居民的失業情況而言,確實受到了疫情的很大衝擊,但是香港疫情與內地差不多,基本都是輸入型病例。不過由於香港旅遊業發達,外來人口眾多,暫且不好判斷香港出入境管理機構是否有足夠檢驗病例的能力。我個人對於香港控制疫情還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因為香港在全世界各個主要城市中還算是控制疫情成效不錯的,”——周戎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與廣播電台。 

他還指出,香港當前的社會狀態有別於北歐國家,富人非常富有,窮人則非常貧窮,沒有形成強大的中產階級。目前香港百姓主要依靠政府的就業政策,包括去年風波平息後特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寬松的就業政策和救濟政策,以緩解香港普通百姓的壓力。雖然這些政策具體的落實情況尚且不太清楚,但是根據社會相對比較平靜的狀態來看,民生問題在一定程度還是得到了緩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7日宣佈,香港地區疫情加重。香港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已經連續6天過百。在與第三波疫情作戰期間,當地政府不得不再度採取限制措施,其中包括餐飲業暫停營業。這樣,本就遭受疫情打擊的餐飲業的復蘇過程再度放緩。

據《南華早報》(SCMP)報道,香港醫學會新當選會長蔡堅(Dr Gabriel Choi Kin)表示,他認為沒有必要利用內地醫療幫助。他認為,這可能會造成香港現行醫療體系混亂。

“香港有強大的港獨勢力,並且滲透到了各個行業。香港醫學會無疑也被影響,一是受到來自西方勢力的壓力,二是也有一部分親英或親美成員,他們不大願意接受中國內地的醫務工作者。另外,香港和中國內地醫學界之間還存在對接問題,雙方在實際操作層面有些差異,若是對接的話可能會產生一些波折,所以他們寧願相信香港本地醫務工作者的能力。不過我認為這種情況是暫時的,隨著國安法的建立、香港與內地融合程度的加強、醫學界間合作的深入,可預期的前景還是比較好的,”——周戎解釋說。

香港最脆弱的居民群體之一是老年人。老年人往往沒有做好退休的財務準備,在找工作時沒有競爭力,現在他們又成了受病毒感染死亡率最高的群體。香港老年居民社會保護系統的發展時至今日一直相當薄弱。

中國社會將獲得何種新冠肺炎疫情遺產?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社會將獲得何種新冠肺炎疫情遺產?

但值得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支持脆弱居民群體而開始發生的幾個正面進展。

此外,為保持經濟活力及減輕市民負擔,特區政府已推出歷來最大規模的紓困措施,包括兩輪防疫抗疫基金以及財政預算案的紓困措施,總額高達2875億港元。其中,特區政府在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下專設承擔額達810億港元的“保就業”計劃,向雇主提供有時限的財政支援,以協助他們保留原本會被遣散的員工。截至14日,特區政府已向約11萬雇主發放工資補貼,涵蓋來自零售、餐飲、航空、旅遊等行業的130萬僱員,涉及約295億港元。

儘管如此,分析人士和政府都承認,香港經濟復蘇過程可能放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現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社會學學者羅致光甚至稱抗疫工作和經濟復蘇工作是一場“耐力賽”。明顯,在此種條件下,香港本地穩定中產階級的形成可能會推遲。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