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所在的研究所最近有哪些有趣的想法和發展?
哈米佐夫:我先從太空談起,因為不僅科學家對太空感興趣——太空能激發所有人的想象。目前我們正在參與兩個重大項目的準備工作。第一個項目叫做“奧德賽-小行星”。蘇聯和俄羅斯歷史上從未開展過針對小行星、彗星等小天體的研究項目,但現在我們有了這樣的計劃。
記者:“奧德賽-小行星”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哈米佐夫:五到六艘航天器將降落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小行星表面。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該計劃的第一部分是研究這些小行星的構成,第二部分是登陸金屬小行星,第三部分是採集小行星上的物質並帶回地球。這個計劃規模龐大,需要未來多年時間來完成。
記者:現在,即使是那些不久前飛過地球並在大氣層上層燒毀、長度僅為一米的天體也被稱為小行星。這是否與您提到的計劃有關?
哈米佐夫:不,我們計劃研究的小行星體積巨大。因此,無論如何都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著陸點並讓設備成功著陸。這些天體曾被稱為小行星。整個計劃將在“月球29號”和“月球31號”任務框架內實施。每個設備都會執行特定任務。這些設備可能會配備儀器,能夠現場採集樣本並研究空氣和塵埃的成分。而我們研究所的特色正是研究宇宙物質。這是第一個計劃。第二個項目是我們航天專家正在開展的“月球機器人計劃”。該計劃旨在為未來的月球基地做準備,以便人類可以飛往月球並定居下來,開始利用月球的資源。
第一個巨型機器人重達一噸以上,被稱為“地質學家機器人”。它將探索半徑500公里的區域,研究月球的土壤成分。隨後,一個較小的機器人將探索半徑50公里範圍內的區域,它被稱為“地球物理學家機器人”。最後,一個小型團隊將選擇一個著陸點並建立基地。該計劃與“奧德賽-小行星”項目一樣,目前正在由俄羅斯科學院空間委員會審議。一旦獲得批准,預計它將加入俄聯邦太空計劃。
俄羅斯科學院維爾納茨基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所長魯斯蘭·哈米佐夫
© Olga Merzlyakova
記者:顯然,征服未開發的土地、超越我們自身的生存界限是人類的天性,否則我們就不成其為人類了。
哈米佐夫:我們科學家的工作涉及最大的地質地塊。這些地塊未來將成為戰略金屬,即所謂的稀土的來源。這兩座地塊均位於北極地區,即北冰洋。其中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十月”銅鎳礦床。
我們目前也在研究鋰資源問題,這非常重要,因為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球範圍內,鋰資源都面臨短缺。
記者:如果沒有鋰,我們的電子設備就無法存在。
哈米佐夫:這甚至不僅限於電子設備——如果沒有鋰,許多領域都會受到影響。鋰不僅是電化學電源的關鍵材料,它還是輕合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輕質鋰合金,我們的許多飛機和導彈都會變得更重。例如,米格-29飛機的重量將增加25%。想象一下,我們將因此失去多少速度和力量。
俄羅斯境內有大量鋰礦藏,可以從各種岩石中提取鋰。我們開發了一項新技術。它的優勢在於,傳統方法從礦石中提取鋰需要消耗大量資源:既需要化學試劑,又需要大量礦石材料。例如,其中一個礦床位於科拉半島的沼澤地區。每年必須有數十萬噸的礦石精礦被運輸到蒙切戈爾斯克,在那裡用硫酸對精礦進行處理,然後將提取物加工成碳酸鋰。
我們研究所提出的新技術是用硫酸氫銨代替硫酸。在加工過程中,硫酸氫銨的用量比硫酸少數千倍。這意味著可以在現場直接開採礦石。例如,幾公斤的硫酸氫銨就可以加工數噸的礦石原料,得到相應數量的碳酸鋰。我們把這種技術稱為資源節約型技術。類似的技術還可以從液體介質中提取鋰。
記者:您有科學夢想嗎?
哈米佐夫:我有很多夢想。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一種天然催化劑:廉價、易得的礦物,能夠將甲烷轉化為氫氣。目前工業上已經存在此類工藝,但催化劑價格昂貴。
記者:為甚麼這如此重要?
哈米佐夫:在不久的將來,全球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可能會增加,但西方仍然不會放棄限制使用俄羅斯天然氣的想法。如果西方率先掌握廉價生產氫氣的方法,他們將在能源領域佔據優勢。我們天然氣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就是西方的氫氣。我希望這種氫氣也能來自我們自己的天然氣,來自相同的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