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指出,加強與這些夥伴的合作並非是為了偏向某一方,並重申東盟不會捲入大國競爭。安瓦爾同時表示,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是該地區繁榮的主要引擎。
馬來西亞總理週一在吉隆坡舉行的“中國年會:2025東南亞論壇”上,指出了加強東盟與全球南方國家合作的方向。安瓦爾強調,需要在高科技、人工智能、綠色和數字經濟領域發展東盟與中國的關係。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西南交通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中心研究員錢亞旭博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作為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顯然要推動東盟在發展方面取得突破。
錢亞旭說:“畢竟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下,東盟國家意識到了實現換道超車的可能性,希望作為多極化的一級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到時代的大變革中。而安瓦爾的言論首先強調的是多極化和戰略自主,並且不提及美西方國家,也是為了避免選邊站。長期以來東盟都奉行大國平衡策略,這也是馬來西亞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將繼續推動的大方向,包括與金磚國家和海灣合作委員會加強合作,都進一步體現了東盟的大國平衡策略,以及推動多邊主義發展的目標。”
獨立分析師和全球市場專家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認為,馬來西亞總理沒有提到美國、英國或歐盟國家是東盟的潛在技術合作夥伴,是正確的。
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解釋說:“由於這些國家的自私自利,他們在合作名單中沒有位置。中國是全球技術領先者,是理論和實踐的開拓者,其理念有助於將東南亞轉變為擁有自身可靠供應鏈的全球主要綠色和數字經濟中心之一。海灣國家在將人工智能成果引入經濟方面提供了重大的投資機會和成功經驗。金磚國家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平等互動和夥伴關係模式,沒有任何來自某國的指令。”
“與此同時,近年來儘管美國、英國和歐盟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不容懷疑的成就,但也同時證明瞭自己是完全不可靠的合作夥伴。與他們建立長期可持續的關係十分困難,因為他們不考慮合作夥伴的利益,不共享技術,甚至還為合作設置各種障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東盟與中國合作更可靠、更富有成效、更有趣。”
錢亞旭認為,今天西方的技術壟斷正在被打破。
錢亞旭說:“另外可以看到,安瓦爾的講話還聚焦了新興領域的合作。在這些領域加強南南合作,深化區域經濟整合,突破西方的技術壟斷,是時代的一個新特色。比如中國在金磚國家合作框架中,一直積極推動技術輸出和電商領域的合作,而GCC國家特別是沙特也正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例如沙特旨在加強技術創新的'2030願景’計劃與東盟尋求高科技領域發展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
東盟希望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提升技術主權並推進相關安全領域的發展。此前安瓦爾總理就表示過,馬來西亞政府正在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徵收關稅做準備。這或將影響到與他國進行貿易往來的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