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嫦娥七號任務的一部分,一個機器人“飛行探測器”將被部署在月球南極附近。據中國官方媒體稱,這將讓中國更接近在五年內讓宇航員登陸月球任務的完成。CNN在評論中指出,中國正在為成為太空探索領域領先者做出巨大努力。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對太空探索感興趣,這不僅具有科學價值,也是出於對資源和國家安全的考慮。
在月球上尋找水並非是新的挑戰。2024年中國科學家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帶回的土壤樣本中發現了水。此外美國和印度的航天器此前也記錄到了月球表面存在水。一些科學家認為,只有可能保存在月球背面隕石坑深處的冰才有可能成為未來月球任務的重要水源。
中國專家表示,尋找月球冰是中國在月球南極建立研究基地的準備工作的一部分。中國專家指出,冰沈積物的發現可能有助於人類在月球上生存,大大降低太空任務的成本,甚至預示著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此前,其他專家告訴CNN,雖然在月球上發現水為未來的研究開闢了新的途徑,但這一髮現還不能用於種植農作物或生產飲用水等。這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水的量及其化學成分。
近年來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執行了多項複雜的月球機器人任務,包括去年首次從月球背面帶回樣本。據美國CNN報道,中國正在努力成為第二個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國家,並已宣佈將在2030年執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登月計劃。
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嫦娥七號任務計劃於2026年執行,預計將對月球南極進行最為詳細的研究。為了這一目的,將使用一輛軌道飛行器、一個著陸艙、一個巡視器和一個飛躍探測器。據中國媒體報道,該飛行機器人能夠彎曲腿部並像人從高處跳下一樣著陸。但報道中並未具體說明該裝置有多少條腿。預計該航天器將至少三次從照明區域跳躍到隕石坑陰暗處,以進行詳細分析並確定冰的位置、數量和分布情況。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