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加徵關稅,中方調查谷歌:中美“貿易戰”走向何方?

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強調,美方加徵關稅更像是特朗普慣用的談判前施壓手段,其目的更多是作為談判籌碼。中方的強硬反擊明確傳遞了立場:中國不會屈服於關稅壓力,同時也有手段讓美國承擔“貿易戰”升級的代價。在全球經濟緊密相連的背景下,美方也需在政治正確與經濟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貿易戰”的走向仍將取決於雙方的博弈與談判。
Sputnik
2月1日,美國政府宣佈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2月4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公告,宣佈自2025年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關稅
同日,中方還宣佈,因谷歌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谷歌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龔洪烈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美方對華輸美商品加徵10%的關稅將對中國整體對美貿易造成極大影響。因此,中方必然會採取反制措施。
他說:“從策略層面來看,特朗普慣用極限施壓手段,且他的施壓方式往往是一種‘交易的藝術’,即通過強硬手腕來獲取更大利益。如果中方示弱,美方可能會得寸進尺。因此,從戰略角度而言,中方必須予以反制。”
龔洪烈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
此外,龔洪烈強調,採取反制措施,正是中方向美方表明立場的方式,傳達出“中國不會屈服於關稅壓力,同時也有手段讓美國承擔‘貿易戰’代價”的信號。

他指出,“這在談判前尤為關鍵,至少不能先示弱。雖然對谷歌的反制在規模上並不算巨大,但其象徵意義重大。在中美貿易關係中,美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服務貿易領域,如互聯網業務,而谷歌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中方通過這一舉措表明,如果在服務貿易領域對美方實施全面反制,美國也將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這正是中方選擇谷歌作為反制目標的關鍵原因之一。”

龔洪烈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
專家:特朗普需要烏克蘭的自然資源來贏得與中國的貿易戰
特朗普新任期剛剛開始,中美兩國便在貿易領域迅速交鋒,這無疑將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貿易產生重大影響。專家指出,特朗普慣用此類施壓手段,從短期來看,這些措施將對中美貿易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由於相同的手段反復使用,其實際效果可能逐漸遞減。
他說:“儘管美國部分強硬派或鷹派會推動進一步對華‘脫鈎’,但這種做法對美方自身並無太大好處,因此全面‘脫鈎’的可能性相對較低。美國商界勢必會對這些政策產生不滿,尤其是對華貿易相關行業和企業。許多企業可能會通過遊說等方式,對政府施加影響,嘗試阻止或減少政策的負面影響。”
龔洪烈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
談及中美“貿易戰”的未來走向,專家強調,特朗普及其團隊不會輕易採取對自身不利的政策,而中方也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從特朗普上任前後的中美互動來看,他並不排斥與中方進行談判。未來的發展仍取決於雙方的談判進程及各自的策略調整。

他說:“雙方仍存在較大的共同利益空間,不僅在貿易領域,在全球戰略議題上也是如此。例如,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點在於‘美國優先’,其戰略重心可能會發生調整,比如推動烏克蘭危機的解決。對於中國來說,長期的不確定性不利於經濟穩定,因此在某些國際熱點問題上,中美可能存在一定的利益交匯點。因此,儘管美方當前表現出強硬姿態,最終的走向仍取決於談判進程。特朗普本人也曾表示,雙方領導人將在不久後直接對話甚至會面,因此後續發展仍需持續觀察。”

龔洪烈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加徵關稅措施答記者問時指出,中方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已將美徵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美方對中方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性質惡劣,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美方做法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基礎,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美方多次以單邊主義凌駕多邊主義,受到廣大世貿成員的強烈譴責。中方對美方做法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
專家:中國對美國的反制是精准施策,這也將成為未來中國反制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