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琳娜·扎哈羅娃漢字布繡書法作品展”在莫斯科開幕

伊琳娜·扎哈羅娃從在中國期間就開始收集自己的創作材料。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她的丈夫弗拉基米爾先後擔任蘇聯駐華使館秘書和俄羅斯駐北京大使館秘書,她隨丈夫一起前往中國。作為外交官的妻子,伊琳娜一邊觀察丈夫的工作,一邊思考自己能為國際合作做些怎樣的貢獻。正是從那時候起,伊琳娜開始深深著迷於中國文化並決定通過藝術將兩國人民聯繫在一起。
Sputnik

她的女兒、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講述了自己的童年回憶:“我們已經習慣了同胞從中國回來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紀念品、禮品,我的父母卻不同,他們收集關於俄羅斯和蘇聯的書籍、藝術畫冊,將很多民間工藝品——巴甫洛夫斯基波薩德頭巾、繪有霍赫洛瑪裝飾畫的木器、格熱利陶器、若斯托沃彩畫運往中國,在那裡分發,開辦關於俄羅斯歷史的講座和研討會,希冀為兩國關係融冰。”

展覽開幕式的賓客有外交官、政治家、藝術活動家、運動員、記者、學生和扎哈羅娃家的朋友,他們在每一幅作品前駐足良久,探討中俄兩國哲學的相互關係。一些人認為,伊琳娜·扎哈羅娃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值得被寫進藝術教科書。所有人都一致認為,作者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外交官。瑪麗亞·扎哈羅娃進一步肯定了這一想法:“通常,當我們討論外交時,我們指的是遵守大量的流程、禮節和規則,無視這些可能導致國際醜聞。而人民外交是發自內心的,形式是不受控制的,是不同國家人民在文化交匯處感受到的流經自我的喜樂哀愁。”
扎哈羅娃解釋中國文化對她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