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道,《恢復貿易公平法案》(Restoring Trade Fairness Act)由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士約翰·穆萊納爾(John Moolenaar)與民主黨眾議員湯姆·蘇奧齊(Tom Suozzi)共同提出,為首個旨在撤銷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PNTR,即最惠國待遇)的跨黨派法案。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和吉姆·班克斯(Jim Banks)同日亦在參議院提出相應提案。
美國國會於2000年批准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鋪平了道路。特朗普一直抨擊中國對美國的巨大貿易順差,並誓言要對中國商品徵收更多關稅。
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首日簽署的大量行政命令中,包括指示商務部與及貿易代表在4月1日前完成研究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可行性。特朗普稱,美中之間的不平等貿易,比美歐之間更為嚴重,必需盡快糾正。
穆萊納爾表示,此舉是配合特朗普的新行政命令。
穆萊納爾稱,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引發了中國進口浪潮,耗盡了美國製造業,使美國容易受到“首要對手”的經濟脅迫。
“這場賭博失敗了。”穆勒納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立法將保障美國的國家安全,增強供應鏈的韌性,並將製造業工作崗位帶回美國和我們的盟友。”
報道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對中國實施的多次加徵關稅政策實際上已經終止了對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待遇。
2018年,特朗普啓動第一輪貿易戰,分批對美國進口(主要是中國)的商品加徵10%-25%不等的關稅。截至2023年,中國被額外加徵關稅產品規模佔比約為48%,實質上已未享受最惠國稅率。截止到2023年6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應稅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約為19.3%,遠高於2018年初的2.3%(最惠國關稅稅率)。
儘管如此,這項法案將終止每年重新認證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並將非戰略商品的最低35%關稅和戰略商品的最低100%關稅編入法律。關稅將在五年內分階段實施:第一年為10%,第二年為25%,第四年為50%,第五年為100%。
此外,該法案還將終止對某些“涵蓋國家”的小額豁免,包括中國。
按照目前的小額豁免,對運送至美國的價值800美元以下的低價值貨物不徵收關稅。小額豁免政策的批評者表示,這加劇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根據美方數據,2023年逆差達到了2790億美元。
據悉,美國議員推出法案只是立法程序的開始,該法案成為法律的途徑目前尚不明確,但共和黨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都佔多數席位。兩黨議員都表示,希望提高美國公司與中國競爭的能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就相關問題表示,根據中美雙方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達成的協議,美國2001年宣佈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美方一些政客妄圖開歷史倒車,將中美經貿關係拉回冷戰時期,這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只會損害中美兩國共同利益,干擾全球經濟運行。中方敦促美方有關議員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停止損人不利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