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夫說:“我們兩國正在繼續我們之前既定的對話與合作路線。特朗普關於俄中可能分裂的想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與現實毫無關係。在中國農歷新年前夕,兩國領導人仍保持著定期溝通。這一傳統沒有間斷,從很多方面來說,這也是雙邊關係的象徵。兩國討論2025年的未來計劃也非常重要。兩國領導人願意大力擴大科技合作,俄方將增加對中國石油天然氣工業以及食品的供應。特朗普入主白宮不會改變俄中關係的本質。”
他接著說:“美方會動用包括徵收新關稅在內的多種威脅手段,同時也會嘗試向中國提出某種建議。中國已經從特朗普第一次總統任期中吸取了教訓:當時美國做出了許多承諾,但後來的事實證明,特朗普才是新的反華政策真正的始作俑者。特朗普現在正試圖玩弄他準備取消許多已徵收的關稅這一把戲。特朗普會談到擴大貿易合作的必要性,但中國商品顯然不會被允許進入美國市場。”
楊勉說:“特朗普在對華關係問題上,1.0 時期無疑是反華的,其標誌性行動就是發動了對華貿易戰。2.0 時期特朗普又曾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加徵60%的高關稅,並在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問題上碰瓷中國,可以說表現不大友好。我認為這也反映出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沒有發生變化,無論哪位總統上台,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不會改變。
但是,美國的對華政策會根據國際形勢和國內需要進行調整,再加上特朗普本人比較善變,比如其此次上台後就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不僅向中方發出參加自己就職典禮的邀請,還給予TikTok‘不賣就禁用’法律75天寬限期。因此綜合來看,美國若是對華友好合作,我們也願意實現互利共贏,但也有必要保持警惕,靈活應對各種挑戰和變化。”
馬斯洛夫解釋說:“到目前為止,美方還沒有提出積極的建議,首先,最高級別的會晤能做甚麼、如何做。單純地擴大貿易對中國來說很重要,但它並不能解決很多問題。這裡重要的是,有必要聽聽特朗普對華會提出甚麼樣的系統性、多層次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