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未來日歐將在基於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多邊貿易以及全球變暖對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的實施方面展開合作。此外,在安全保障、反恐、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能源等領域也將加強合作。歐盟理事會強調協定的意義稱:“歐盟和日本能強化旨在守護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民主主義、尊重人權、自由市場等共同價值觀的立場。”
SPA與日歐間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平行展開談判,日歐2018年7月在東京簽署。此後,歐洲議會2018年12月予以批准,2024年4月理事會表決通過,面向SPA生效的歐盟方面的手續完成。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日本與歐盟在軍事安全領域合作持續加深。2024年11月,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兼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博雷利訪日,在東京與日本外相岩屋毅舉行首次歐日外長級戰略對話。期間,雙方宣佈建立歐盟-日本安全與防務夥伴關係,簽署包括加強安保合作等內容的“安全保障及防衛夥伴關係”協議文件。
“安全保障及防衛夥伴關係”協議強調歐洲和日本在印太地區地緣政治和安全問題上的相互依存。協議包括日本自衛隊和歐盟海軍之間聯合訓練演習計劃,這些演習也可能包括第三國的參與。同時,在應對把軍事力量與傳播虛假信息等相結合的混合威脅、核裁軍與核不擴散方面,日本和歐盟也將進行合作。
周成洋認為,此次生效的日歐戰略夥伴關係協定是地緣政治的新挑戰。日本此前已經與北約及其成員國有較為密切的互動,但這種互動仍在一定限制範圍內進行,而此次日本與歐盟的合作則有突破的趨勢。
他說:“根據相關信源,日歐戰略夥伴關係協定涵蓋了海軍聯合行動戰略部署、安全保障及防衛對話、網絡安全以及軍工防務產業、太空安保規則制定等多個領域,未來日本和歐盟將在海上安全、參與歐盟任務和行動、太空安全和防務等領域加強雙邊合作與對話,軍事氛圍濃厚。”
近年來,各國通過多邊合作和戰略夥伴關係調整自己的國際立場和影響力,特別是在亞太地區,日歐關係逐漸加強。而隨著北約和歐盟在多個國際問題上的戰略趨同,其之間的關係也愈發緊密。
周成洋指出:“一方面,日本與俄羅斯、中國都有島嶼領土糾紛和海洋權益爭端,其在東亞地區的軍事野心極易被認為是有所針對,也不利於以穩定和平的方式處理地區糾紛。另一方面,日歐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北約借殼歐盟實現‘東擴’;在歐盟與北約步調趨向一致化的背景下首要針對的便是俄羅斯。”
俄羅斯遠東地區因地廣人稀和基礎設施薄弱,長期面臨開發不足的問題。近年來,隨著中俄合作的加強以及亞太地區戰略競爭的加劇,遠東地區被賦予更高的地緣政治與經濟意義,特別是在能源、資源開發以及跨境貿易等領域。與此同時,俄烏衝突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對立,使得俄羅斯在戰略調整中更加重視遠東的開發與安全佈局。
專家指出:“俄羅斯缺的不是土地,缺的是人口和管理,下一步可以加快加大遠東地區開發,比如劃分相應特區引入他國管理授予限定自治權,允許他國安保力量參與重要地區部署,如果相關地區遭遇軍事威脅,則駐地國家管理機構的安保力量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原因也必然會參與對地方的安全防務工作。俄烏衝突之後,西方世界和俄羅斯之間關係的諸多問題被暴露出來,即使俄烏衝突結束也不等於戰爭的風險消失,今後有沒有可能從東歐轉移到東亞?”
周成洋表示,以正當防衛之名實施挑釁行為,在任何時代都有可能發生。歐洲國家逐步介入亞太事務,只會增加東亞地區的緊張氛圍。日歐戰略夥伴關係協定為歐洲介入亞太事務提供了藉口,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地區局勢,並為之後的衝突風險埋下隱患。只不過當下的歐洲不具有直接參與亞太事務的能力和精力,因此雙方目前在軍事安全方面的合作可能比較有限,再考慮到日本目前同中國關係緩和的現實,顯然日歐戰略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後對俄羅斯的不利影響會更大。
針對日歐在安全與防務領域的合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去年11月曾表示,各方開展安全與防務合作應有利於促進地區和平穩定,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他國的安全利益。
林劍強調,由於歷史原因,日本的軍事安全動向一直備受國際社會和亞洲鄰國的關注。我們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尊重亞洲鄰國的安全關切,在軍事安全領域慎重行事。也希望歐方不要介入地區國家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為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