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梅德韋傑夫訪華具有戰略、經濟和政黨合作意義

12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傑夫,再次表明中俄關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黑河學院特聘研究員馬友君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在國際安全局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中俄有必要共同謀劃,以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Sputnik
習近平在與梅德韋傑夫會談時強調,中俄建交75年來,兩國攜手走出了一條大國、鄰國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嶄新道路,樹立了新型國際關係和相鄰大國關係的典範。中方願同俄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挖掘兩國合作內生動力,不斷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梅德韋傑夫指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一說法形象地反映了兩國之間形成的良好關係。俄方將堅定不移地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推進戰略協作。統一俄羅斯黨與中國共產黨的交流合作在俄中兩國關係中承擔著特殊的責任。
馬友君告訴衛星通訊社,2024年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形勢更為複雜多變。可以看到,俄烏衝突已經持續千日,巴以衝突愈演愈烈,敘利亞發生變局,同時西方世界也處於動蕩之下,美國的政權交接存在變數。

“2024年是中俄關係和各領域合作克服風險挑戰取得新的成果的一年,預計雙邊貿易額在2023年破2401億美元的基礎上有望再創新高。”專家指出,今年5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併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兩國建交75週年之際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對中俄未來的合作進行了全面謀劃,明確了合作發展的方向。

多媒體
梅德韋傑夫:儘管受到制裁2024年俄中貿易額將達到2400億美元
對於梅德韋傑夫此次對中國的訪問,馬友君認為有三方面意義:
一是戰略意義。中俄兩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負有重要責任。特別是在國際安全局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中俄有必要共同謀劃,以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同時針對西方世界對中俄的打壓,兩國也需要制定更多的對應策略;
二是經濟意義。雖然中俄經貿互利合作成果豐碩,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貿易結構問題、投資合作問題、金融結算問題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礙了兩國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深化。而在區域合作,尤其是關於未來東北振興與遠東開發戰略合作方面,也需要兩國領導人進一步謀劃合作路徑和合作模式;
三是政黨合作意義。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對西方的制裁和不斷的打壓,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本,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我們也希望與包括統一俄羅斯黨在內的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政黨一道,建立友好互利的合作關係,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
梅德韋傑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分裂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的企圖只會加劇,但盎格魯-撒克遜人不會得逞,俄中兩國關係已經過時間檢驗,是互利的。
對此,馬友君稱,當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採取“小院高牆”策略,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不斷實施制裁,特別是不久前美國拜登政府通過了新一輪對140家中國公司的全面出口限制,企圖遏制中國發展的速度。但是歷史潮流永遠是向前的,遏制打壓永遠不是世界主流,中國人民必然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

“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願意加強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金磚國家、上合組織國家等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合作,共同維護世界的政治穩定、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馬友君說道。

梅德韋傑夫於12月11日抵達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工作訪問,這是2022年12月後梅德韋傑夫再次訪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梅德韋傑夫訪華是中俄之間一次重要的高層交往。
習近平會見梅德韋傑夫:中俄樹立新型國際關係和相鄰大國關係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