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發佈的介紹詞說:“在中國,春節標誌著新年的開始,以傳統曆法正月初一為歲首。春節前後,人們開展一系列社會實踐,辭舊迎新、祈福納祥、歡慶家庭團圓,促進社區和睦,這一慶祝過程俗稱‘過年’。除參加公共慶典外,人們祭祀天地和祖先,並向長輩、親友及鄰里拜年,表達美好祝願。該遺產項目為中國民眾提供了認同感和持續感。”
他表示:“春節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它已經深深嵌入每個華人的心底。在中國,春節的地位非常高。現在它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對春節的文化意義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提升。可以說,春節從中國的文化遺產,變成了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文化地位的重要飛躍,我認為這是最大的意義。”
郭萬超認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節日,現在全球各地幾乎都有華人的足跡,對春節文化的傳播十分有利。春節申遺成功,是對這一節日重要文化意義的充分肯定,也讓它從一個中國的文化現象,逐漸成為世界文化現象。”
她說:“春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外在表現,比如餃子、對聯、燈籠、舞獅、社火等,處處體現出濃厚的儀式感。雖然春節已經得到了全世界很多朋友的喜愛,但申遺成功意味著這個溫暖祥和的節日能夠進一步走向世界,得到更好的發揚和傳承。”
他說:“首先是春節的科學意義。比如二十四節氣的運用、春節的時間選擇等,這與氣象、地理科學息息相關,可以進一步挖掘。其次是春節文化的多樣性。春節的習俗因地區而異,比如北方和南方的慶祝方式不同,各省也有自己的特色。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和傳播,展現春節的生命力。”
陳瀟表示:“美國紐約州此前已經宣佈春節為該州公立學校的法定假日,而此次春節申遺成功,不僅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必將吸引更多人瞭解並喜愛這個充滿歡樂與溫暖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