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德國外長訪華前高調表態或為服務國內選舉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將於12月2日至3日訪華,並與中國外長王毅共同主持第七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歐洲研究負責人胡春春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德國政府已成看守政府,貝爾伯克訪華更多是為選舉服務。
Sputnik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此次訪華的背景複雜,不僅涉及中德關係,還與德國國內政治局勢密切相關。胡春春指出:“德國三黨聯合政府已經破裂。根據程序,德國聯邦議院將在12月對政府進行信任投票,隨後可能在三個月內舉行聯邦大選。在當前的國內政治局勢下,德國政府與中國政府的溝通意義如何,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聯合政府破裂後,各政黨已經各自為戰,紛紛為即將到來的大選做準備。在這種情況下,綠黨背景的外交部長貝爾伯克的表態可以理解為,雖然她身處現任政府,但心思可能早已放在選戰上。她與代表社會民主黨的總理朔爾茨政府的立場已離心離德。”
習近平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中方始終堅持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分歧
11月6日,朔爾茨解除自民黨黨首克里斯蒂安·林德納的財政部長職務,自民黨宣佈退出政府,三黨聯盟宣告破裂。這促使原定明年9月的大選提前舉行。貝爾伯克和綠黨正在為即將到來的聯邦議院選舉做準備。

專家認為:“目前,德國政府實際上已經成為看守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此次訪華能取得一定成果,這些成果是否能被下一屆政府延續,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貝爾伯克作為綠黨背景的外長,在訪華前的高調表態,可能更多是為即將到來的聯邦議院選舉服務。這種表態很可能是其選舉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吸引潛在選民,展示綠黨在某些議題上的作為。”

貝爾伯克訪華的背景還受到德國國內經濟困境和即將到來的美國政策變化的影響。德國經濟可能面臨零增長,貝爾伯克在大選中面臨壓力,急需解決經濟問題,而美國政策可能加劇德國的經濟和安全挑戰。
貝爾伯克在訪華前曾發表聲明稱,中國通過“經濟和軍事手段援助俄羅斯”,違背了“歐洲的核心利益”。她還提到了中德在電動汽車產業上的分歧,指責中國“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並宣稱“我們不會容忍其他國家違反國際規則,損害德國和歐洲的產業利益”。

胡春春表示:“從國際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貝爾伯克此次訪華延續了綠黨一貫的對華批評態度。貝爾伯克在訪華前曾發表聲明,稱中國通過‘經濟和軍事手段援助俄羅斯’。首先,德國指責中俄在經濟上的交往是非常虛偽的,因為歐洲本身也在與俄羅斯進行經濟往來,只是在某些領域進行了限制。其次,關於中國對俄羅斯進行武器支持的指責,多數屬於捕風捉影。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立場十分明確,即勸和促談、盡快止戰。德國對中國所謂‘選邊站’的指責,更可能是出於歐洲的安全戰略考量,尤其是在美國政府即將換屆的背景下,德國提高調門或許是為了增加談判籌碼,這其中有複雜的政治考量。”

貝爾伯克在訪華前強調中國“損害歐洲的利益”,這一表態與當前歐洲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密切相關。胡春春解釋道:“歐俄之間的衝突,本質上是歐洲或北約與俄羅斯在戰略和地緣政治利益上的協調問題。到目前為止,雙方仍未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在歐洲的內部討論中,也始終未明確表態:究竟是要與俄羅斯共處,還是徹底戰勝俄羅斯。這種模糊立場一直沒有清晰答案。”
11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應相關提問時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一直致力於勸和促談,從未向衝突方提供武器,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甚至民用無人機出口,反對將民用無人機用於軍事目的。
毛寧指出,中俄企業正常交往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不應受到第三方的干擾和影響。當前包括歐美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在同俄羅斯開展貿易,我們敦促歐方不要搞雙重標準,停止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列名中國企業,對中方抹黑推責。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胡春春就此進一步指出:“對中國而言,立場是明確的:追求和平,並支持歐洲實現戰略自主。然而,當歐洲自己尚未確定目標時,又如何期望中國給出明確的表態?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首先需要歐洲自己找到答案。”

11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里約熱內盧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習近平強調,中德經濟利益高度互融,中德合作是共促發展、共創未來的機遇。中方視德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合作夥伴,將繼續為德國企業提供廣闊市場機遇。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引發全世界關注。中方始終堅持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分歧,希望德方繼續為此發揮重要作用。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歐盟與中國斷絕經濟關係不會帶來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