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軍在南海首次開展了“雙航母編隊演練”。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演習在南海和其他一些水域舉行。此次演習不僅檢驗了遼寧艦、山東艦的綜合作戰能力, 還檢驗了殲-15艦載機的不同使用場景。
軍事分析家、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主任、2024年香山安全論壇與會者瓦西里·卡申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這場兩艘航母同時參加的演習是中國對該地區,尤其是台灣周邊地區緊張局勢普遍加劇的回應。
卡申表示:“這是中國對西方列強不斷增加的活動的回應,是對台灣周邊緊張局勢加劇的反應,也是對航母戰鬥群在各種衝突情況下的戰備狀態測試。中國最近才出現航母,因此獲得在各種場景和情況下使用航母的經驗非常重要。這次演習最終針對的是美國及其最親密的盟友,例如日本。這是中國在南海的存在的體現。
南海是一條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海上大動脈,世界上大部分貿易以及日本和韓國等美國主要合作夥伴的大部分貿易都要經過這裡。這些演習對整個地區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考慮到中國在南海諸島上的基礎設施、部署的導彈系統、基地系統和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自己的艦艇,演習表明中國完全控制了南海局勢。中國已經表明,沒有人可以在那裡挑戰它。”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 副主任閆岩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演習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的形象:
“近年來南海地區的形勢日趨複雜化。根據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於2024年9月最新發佈的《南海航行及飛越狀況報告》顯示,域內外國家每年在南海有兩萬余個艦日的水面力量存在和三萬架次的軍機活動,數百次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及數以千計的各類演訓活動。另外,據不完全統計,2023 年共有16個國家的400 余艘軍艦在南海航行或作業,全年有兩萬余個艦日的水面力量存在,平均每天有50 艘左右的軍艦在南海活動。可以說南海的和平與穩定、自由與安全攸關域內國家福祉,也關係到地區乃至世界的發展與安全。此次中國海軍在南海首次開展了“雙航母編隊演練” ,實際上是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作為南海沿岸國的負責任國家的形象,也表明南海沿岸國自身可以擁有力量,並通過這種力量來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近年來,中國在海軍的發展、現代化和重新裝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包括讓航空母艦進入戒備狀態。面對美國及其盟國在該地區日益加劇的挑釁行為,這種現代化的海上力量不是恐嚇,而是確保和加強邊境安全所必需的威懾工具。這些演習體現了中國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而提高威懾能力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