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網承受不了與中國的人工智能競爭

美國應該向中國學習如何建設輸電線路。如果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系統,現有的能源網絡將無法承受負載。美國只有從根本上升級包括電網在內的核心基礎設施,才能贏得與中國的人工智能競爭。
Sputnik
這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丹妮拉·魯斯(Daniela Rus) 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的主旨。作者指出,人工智能消耗大量電力。 ChatGPT-4 的簡單用戶查詢消耗的電量是Google搜索查詢的10倍。差異在於其複雜性:GPT模型使用1.76萬億個參數來預測句子中的每個單詞,而Google 僅使用4到1000萬個參數來對屏幕頁面進行排名。美國老化了的電網將無法應對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負載。作者將美國的能源系統比作當地的高速公路網絡:每年有數百萬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造成巨大的交通擁堵。
與美國近百年來大部分電網沒有更新不同,中國的電網更新換代進展很快。從2014年到2021年中國新建電網數量是美國的80倍。美國人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來設計、驗收和建造一條新的輸電線路,而中國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而且事實還證明,中國在新發電能力建設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過去11年來美國僅在其位於佐治亞州的現有核電站上增加了兩座新核反應堆,而中國在此期間則有近 40 座核反應堆投入運營。此外,僅在一年內中國創造的太陽能發電能力比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文章作者丹妮拉·魯斯認為,美國必須盡快實現輸電系統現代化。這就意味著鼓勵公用事業公司提高效率。有多種技術可以相對廉價且快速地改善電網。例如,使用能夠傳輸兩到三倍電力的新型復合材料升級現有金屬線。由於該技術將使用現有的輸電塔,因此可以在幾年內實施。 文章稱,我們必須學習中國的經驗,建設國家高壓輸電線路。今年美國能源部批准了10個此類輸電線路項目。這些項目將獲得低成本貸款和加快許可辦理的流程。 《華盛頓郵報》的文章最後寫道,如果這些目標能夠實現,將能大幅提高美國能源系統的可靠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中美對抗有損於兩國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