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18日報道,日本防衛省發佈消息稱,中國航母遼寧艦與兩艘導彈驅逐艦當天凌晨在沖繩縣與那國島和西表島之間航行,駛入距離日本海岸線24海裡海域的毗連區。報道指出,這是日本官方首次確認中國航母在日本毗連區航行。
日本官房副長官森屋宏表示,東京已向北京轉達其“嚴重關切”,並稱此事件“從日本和該地區的安全環境角度來看均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他還說:“我們將繼續密切監視中國海軍艦艇在我國周邊海域的活動,並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收集信息並進行警戒和監視。”
有媒體稱,這是兩個鄰國之間一系列軍事行動中的最新一次,令雙方緊張關係加劇。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8日強調,中方的有關活動符合中國的國內法和國際法。另外,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也表示,根據年度訓練計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近日組織遼寧艦編隊赴西太平洋等海域開展例行性訓練,此次訓練旨在提升部隊實戰能力,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有關方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關於日本政府無法容忍遼寧艦航母編隊駛入距離其海岸線24海裡海域的毗連區一事,鄧棋元認為,這不過是日本心態失衡的過激反應,直接表現出了戰後日本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焦慮情緒。比如,對戰爭罪行的心理負擔,破滅的歷史優越感,日趨增大的產業競爭壓力,相對下降的經濟地位,美日同盟的影響和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變化,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和中華傳統文化認同的衝突等,可能都是導致日本心態失衡的關鍵性因素。
鄧棋元進一步指出,從歷史上講,《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基於雅爾塔會議精神所形成的一系列戰後安排,日本的領土範圍被明確限定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這四座大島。此外,日本還擁有一些附屬島嶼,但這些附屬島嶼的具體範圍需要中美英三國共同決定。例如,琉球群島在歷史上曾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國家(中華藩屬國),後被日本非法侵佔,但從法律和歷史的角度來看,琉球群島的主權地位存在爭議。
另外,鄧棋元從法理上分析認為,中國遼寧艦航母編隊在“日本領海毗連區”行駛並不違法。
他說,日本是一個島國,其領海線的確定遵循國際法和相關國際公約。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日本的領海寬度為12海裡,從其海岸線向外延伸。“海岸線24海裡毗連區”並不是日本的領海。所以,中國遼寧艦航母編隊在此海域行駛並未違反《國際法》。
同時,專家也指出,在一些特定的海域(如較狹窄的海峽),日本可能會根據與其他國家(如美國)的協議或特殊情況,對領海線進行調整。需要注意的是,領海線的具體位置和範圍可能會受到地理、政治和法律等因素的影響,並且可能會隨著時間和國際形勢的變化而發生調整。中國海軍在通過類似海域的時候,也都保持國際慣例—無害通過。
近來,日本對“中國威脅論”的鼓譟甚囂塵上。7月12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2024年版《防衛白皮書》,將中國定位為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認為中國軍事活動日益活躍,已從第一島鏈擴大到第二島鏈,台海緊張局勢存在升級可能,聲稱中俄聯合巡航是其重大關切事項。日本於2022年末通過的“安保三文件”中明確提出,日本將大力發展“反擊能力”,並計劃在未來5年將防衛費總額增至43萬億日元,達到GDP的2%。新版《防衛白皮書》稱,該計劃已經完成了42%,目前防衛預算創下二戰以來的最高紀錄。
對此,鄧棋元指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進程不僅為中國人民帶來福祉,也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日本應該以客觀、理性的態度接受中國的復興。中國的發展不是威脅,而是機遇。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日兩國在經貿、文化、環保等諸多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中國一直秉持著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致力於與周邊國家建立友好關係。日本應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觀念,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共同推動地區的穩定與繁榮。
同時,鄧棋元稱,日本也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與中國一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兩國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也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7月2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萬象會見日本外相上川陽子時曾表示,當前中日關係處於不進則退的關鍵階段。中國的對日政策始終保持穩定性、連續性。希望日方樹立客觀正確對華認知,奉行積極理性對華政策。雙方相向而行,維護雙邊關係政治基礎,加強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真正把戰略互惠關係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