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石油或將提升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的受歡迎程度

發展能源、金融、高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將成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沙特和阿聯酋的一系列會談的主要議題。李強對兩國訪問的時間為 9 月 10 日至 13 日。
Sputnik
日前沙特工業和礦產資源大臣胡拉耶夫“加劇”了中國總理此次中東之行的議程。 他在9月初訪華後接受亞洲媒體採訪時表示,沙特在貿易支付中使用人民幣的態度是“積極的”。他指出,沙特對以人民幣支付向中國供應石油的想法持開放態度。
中國已成為許多阿拉伯和海灣穆斯林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許多國家正積極尋求減少貿易對美元的依賴,因此支付體系多元化以及以本國貨幣與中國進行貿易結算正成為雙邊金融合作的優先選項之一。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在中國與中東國家的能源合作中,人民幣結算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王志民所長說:“包括沙特在內的中東地區國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方,近年來雙方的合作日趨緊密,去年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還就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達成一致。當前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氣的重要產地之一,能源合作是其對外合作的主要方向。在中國與中東國家的能源合作中,人民幣結算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而中國推進與中東國家在能源交易上使用人民幣結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需要通過逐步的改革和開放,以及市場的自然選擇來實現。另外,考慮到與美國的關係,沙特等石油輸出國在跨境原油交易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的過程或許也不會一帆風順。

近年來中東國家“去美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如去年中國人民銀行與沙特中央銀行就簽署了一定規模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此次沙特方面再次表現出對使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興趣,反映出國際貨幣體系正在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包括美元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也在下降。實際上多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無論是在世界政治還是世界經濟領域。目前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顯著上升,包括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和投票權也顯著增加。對此我認為無論哪一個國家,都需要適應多元化的發展,因為這一趨勢是任何國家都無法阻擋的。”

7月份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份額達到創紀錄的4.74%,高於6月份的4.61%。這是來自SWIFT支付系統的統計數據。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受歡迎程度已經連續第九個月排名第四。而在貿易結算中,人民幣的市場份額為6%,僅次於美元,連續第二個月超過歐元。
政治技術中心專家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預測,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會逐步增長。

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專家說:“到本十年末人民幣所佔份額可能會達到 7-8%,其中包括中國與海灣國家的石油交易。不過,地區石油貿易商會面臨來自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強大壓力,包括政治壓力,因此做出準確的預測相當困難。另外,統一的金磚國家結算體系早晚會出現。沙特也想加入該體系。世界貿易的態勢,特別是能源資源的態勢,也非常不確定。擴大人民幣貿易是可能的,但目前尚不清楚未來的貿易規模會與目前的貿易規模有怎樣的差異。現在油價已經下跌,預測相當不確定;到今年年底每桶價格很可能在 75 美元左右。

還會發生大規模能源轉型,因此很難說全球石油需求會無限擴張。會以某種方式影響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所佔份額增長的另一個因素是各國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目前全球有 70 多家央行正在以某種形式開發這些項目。俄羅斯和中國也在積極測試各自的數字貨幣。全球貨幣體系的數字化有可能將導致各國貨幣支付的重大調整。”

美國對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所佔份額不斷增加當然會感到擔憂,尤其是在能源領域,因為這將意味著石油美元時代的終結。正因為如此,美國正企圖人為地縮小人民幣的流通範圍。近日美國眾議院支持一項倡議,要求美國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反對增加”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籃子中的份額。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專家認為,這項法案從實用角度來看毫無價值。

他說:“這在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美國立法者對中國影響力日益增長的恐懼,企圖利用阻礙中國發展的決定來傷害中方。這一決定只對美國國內政治有意義。由於總統競選結果不確定,政客們必須表明他們正在盡最大努力遏制中國。但到目前為止這一倡議的效果微乎其微。改變提款權的結構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因為首先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必須改變。但不管怎樣,這不會對人民幣的全球地位產生重大影響。”

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結算中的佔比將主要並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增長質量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的影響。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將是中國將如何繼續參與合作解決全球債務問題。例如,今天中國對非洲和南亞國家提出的幫助它們平衡本國預算、穩定貨幣和金融體系的請求做出了靈活而積極的反應。這些問題正在得到解決,包括使用本國貨幣的貨幣互換,進而縮小美元的流通範圍。
專家解讀人民幣匯率走強:外貿企業短期承壓,但長期穩定是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