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茨科伊表示:“得益於與中國最大省份教育科學委員會的直接合作,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果。我們與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簽署協議,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被列入經認證的外國合作夥伴名單,在此基礎上不斷對中國專家提供進修機會。”
魯茨科伊指出,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正積極在中國發展合作夥伴網絡。聖理工大學與中科院上海分院簽署了直接協議,聖理工大學因此有機會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中國一流大學合作,並顯著擴大了合作夥伴網絡,其中包括71所合作大學、10個中科院研究所、20多家領先的工業企業。
2016年,作為試點項目,聖彼得堡理工大學開設了駐上海代表處、與江蘇師範大學成立了聯合工程學院。2016-2017學年,江蘇聯合工程學院在校生1551人,聖理工大學上海代表處在校生663人。2023年,在聖理工大學的協助下,在西安成立了聯合工程學院,2023年,西安聯合工程學院在校生177名。目前,共有大約2400名學生就讀於聖彼得堡理工大學在中國的聯合培養機構。
魯茨科伊還表示,聖彼得堡理工大學與中方合作夥伴建立了一系列聯合研究中心,正在實施多個聯合項目。
魯茨科伊說:“主要的戰略合作夥伴是清華大學。兩校的合作歷史始於1950年,當時,第一批中國專家來到列寧格勒學習。 1987年簽署的列寧格勒理工學院與清華大學間合作協議是蘇中大專院校間最早的全面協議之一。這兩所大學已經成為自己國家的領先大學,科研團體的密切聯繫以及管理層在落實眾多聯合科教項目期間的持續支持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校與中國合作夥伴在清華大學和浙江省長興建立了多個聯合研究中心。其中,在聖彼得堡工業大學畢業生王慶生的支持下,成立了長興中俄新能源材料技術研究院、浙江中俄工程技術研究院。
魯茨科伊指出:“過去一年,共提交了27個與中國合作夥伴的聯合項目申請,8個項目(等離子體物理、能效與能源、微電子、電信、環境工程、智能材料、智能系統)正在實施當中,發表了110篇聯合出版物 。”
魯茨科伊表示,在科研方面,聖彼得堡理工大學與領先的科技網絡和聯盟合作,這其中包括國家卓越創新中心(NICE)以及聯合了關鍵領域70多家研究機構和中心的JITRI聯盟。為支持聖彼得堡理工大學青年科學家和研究生,JITRI聯盟設立了2000萬元人民幣的專項合作基金和俄中技術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