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德國的英飛凌公司和日本的芯片製造商瑞薩電子,都可能受到中國扶持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影響。
報告寫道:“歧視性標準、本土企業份額要求或其他非關稅壁壘可用來、或已用來激勵中國國內MCU(微控制器單元)公司的發展,這些公司可以利用龐大的電動車市場,從而損害歐洲和日本芯片供應商的利益。”
微控制器單元是一種小型計算機,用來控制電子產品中的單個功能,如激活汽車的安全氣囊或控制洗衣機的水溫。報告稱,中國生產的微控制器單元佔全球需求的30%。
美國一直擔心中國芯片製造商會逐漸擴大產能並開始向全球市場傾銷大量產品。歐盟執行機構正評估歐企使用中國成熟芯片或低端芯片的廣泛程度,但最新分析發現,上述擔憂“不太可能”實現。
報告引述荷蘭阿斯麥數據稱,中國半導體需求極高,至少到2030年,任何額外產能都將被國內市場消化。即使出現供應過剩,中國芯片製造商也可能會在激烈的價格戰下被迫削減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