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歐盟加稅中國電動汽車:赴歐設廠不失為好辦法

歐盟委員會12日發表聲明,擬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認為,歐盟此舉應是出於為本土車企爭取發展空間的考量,但若不與中國合作,歐洲車企短期內很難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和燃油車一樣的發展成就。若歐盟執意加稅,對於中國車企而言,赴歐設廠不妨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
Sputnik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聲明,比亞迪、吉利和上汽集團作為被歐盟重點關注調查的中國車企,將分別面臨17.4%、20%和38.1%的關稅。其他積極配合歐盟調查的中國車企將被徵收平均21%的關稅,剩餘的未積極配合歐盟調查的中國車企將統一被徵收38.1%的關稅。
路透社撰文稱,歐盟委員會的決策或將對歐洲汽車製造商產生深遠影響,因為可能爆發的貿易戰不僅會損害歐洲企業在中國的業務,還會影響他們自己從中國進口汽車。文章指出,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有可能損失慘重。寶馬首席執行官奧利弗·齊普策稱歐盟委員會的行為是“錯誤做法”。大眾汽車則表示,“反補貼稅長期來看不利於增強歐洲汽車行業的競爭力”,“歐盟委員會做出這一決定的時機也不利於目前德國和歐洲對電動汽車的疲軟需求,其負面影響超過了對歐洲、特別是德國汽車行業的任何潛在利益”。
中國多家車企也作出回應。上汽集團對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深感失望,稱相關措施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甚至可能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的穩定和中歐經貿合作產生較大不利影響,將採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業措施,切實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全球客戶的利益;吉利控股集團呼籲歐盟委員會慎重考慮其決定,共同尋找促進公平競爭、營造良性發展環境的解決方案;蔚來汽車則表示,蔚來強烈反對用增收關稅這樣的方式阻止全球電動車的正常貿易,但也不會因保護主義而動搖公司在全球市場長遠發展的決心,在歐洲蔚來也將繼續服務好蔚來用戶。
中國商務部回應歐盟擬對自華進口電動車加稅:最大的“不公平”
對此,黃衛平表示,目前來看,歐盟仍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只是其重要性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東盟相比有所下降。
關於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徵關稅,黃衛平指出,實際上,此舉始於美國,今年5月美國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提升至100%,並四處拉攏盟友參與其中。不過考慮到2024年一季度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電動汽車數量不足2000輛,美國加徵關稅的政策可能影響不是太大,但歐洲效仿其政策恐怕將會受到不小影響。
歐美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理由大體相差不多,主要指責所謂中國“產業補貼和產能過剩”問題。黃衛平認為,無論是哪一問題,都毫無道理。

他進一步解釋稱:”特別是就‘產能過剩’而言,德國製造的汽車7成以上銷售海外市場,美國自己也與有1/4的產量用於出口,而中國2023年的汽車出口量佔比僅約15%。從這一角度來看,德國和美國比中國產能還過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中國生產並出口至歐洲的汽車可能會被徵收特別關稅,這一差別待遇對自由貿易而言無疑是不公平的。後續這件事情若是無法過談判協商平穩解決,也可以到WTO去評評理。 ”

除卻所謂“產能過剩”,在黃衛平看來,此次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應該是基於為本土車企爭取發展空間的考量,使其能夠迅速在電動汽車領域趕上來。但專家也表示,若是不與中國合作,歐洲的車企短期內很難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和燃油車一樣的發展成就。

黃衛平說:“回顧過去,作為掌握燃油汽車技術的國家,德國、日本和美國在來華投資發展時,中國是以開放的、自由貿易的心態去接納他們的,既歡迎車來,也歡迎企業來,最終形成了共贏多贏的局面。這與今天歐美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另外,電動汽車是綠色環保的重要產品,過多限制反而不利於全球減碳目標的實現。”

據報道,在歐盟調查中國汽車補貼並對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的同時,歐盟各國政府也在推出自己的激勵措施,以吸引希望在歐洲建廠的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奇瑞汽車和上汽集團等中國車企正在歐洲設立工廠,以打造自己的品牌,並節省運費和關稅。若關稅政策落地,中國汽車企業在歐設廠前景引人擔憂。
對此,黃衛平認為:“通常製造業出海都是先從商品出口開始,然後發展到組裝產品出口,最後實現高科技產品和技術出口。如果歐盟堅持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中國車企前往歐洲設廠不妨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一方面這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電動汽車未來趨勢智能駕駛技術的日趨成熟,也能促進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
但他同時提醒,中國車企在歐洲設立工廠,選址可能需要格外重視,因為歐洲國家對於各項指標的要求與國內不太一樣,中企在哪裡設廠,就需要遵守哪裡的指標要求。
關於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中方已多次闡明立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強調,這起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歐方以此為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產供鏈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保護主義沒有前途,開放合作才是正道。中方敦促歐方恪守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承諾,同中方一道維護好中歐經貿合作大局。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024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普京:西方指責中國汽車生產過剩是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