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繼馬來西亞之後泰國第二大外國人來源國,並計劃將這一水平增加到每年100萬人。取消疫情期間的限制也消除了兩國蔬菜和水果貿易的障礙,包括榴蓮對華供應的壁壘。此外泰國計劃在中國支持下成為東盟汽車製造中心之一,並依靠中國的融資和技術援助實現本國鐵路交通現代化。
這一切都促使雙方積極尋求新的、便捷、可靠的雙邊支付結算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擺脫美元波動的影響。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教授王勤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達成雙邊本幣交易合作有利於降低因美元匯率不穩定帶來的不確定性。
王勤教授說:“當前中泰兩國關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雙邊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此次雙方進一步推動在貿易中使用本幣結算,對於兩國經貿交往應該說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東南亞其他國家,比如馬來西亞也正在加快本幣結算的步伐,積極地在貿易中擴大使用林吉特。實際上,以美元結算交易存在匯率風險,特別是現在美元匯率波動相對較大,比如泰銖兌美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都發生較大波動。若兩國間仍然以美元結算貿易,將會存在一定的匯率風險,通過本幣結算不僅能夠減少換匯成本,還可以降低因美元匯率波動而帶來的不確定性。另外,更廣泛地使用本地貨幣交易,也有利於更好地促進RCEP區域內貿易的繁榮與穩定。”
政治技術中心專家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在相互結算中放棄美元正在成為東盟地區的穩定趨勢,而中泰兩國做出的決定非常及時,這可通過轉用本幣來分散貨幣風險。
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專家說:“向本幣交易過渡強化了中國高層加強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的地位的計劃。目前,在通過 SWIFT 系統進行的支付和交易中,人民幣僅佔 4% 多一點,這是結算中繼美元、歐元和英鎊之後的第四位。這個地位相當有說服力,泰國也因此相信人民幣的權威。批評人民幣交易的人認為,中國涉嫌通過貨幣渠道將其他國家與自己捆綁在一起。中國十分清楚這種言論的政治背景,對此採取了正確、謹慎的行動。對泰國來說,則不存在這樣的危險。泰銖正成為該地區有吸引力的貨幣之一,中國自然考慮利用了這一現實。”
去年10月在雅加達舉行的上屆東盟峰會以及東盟領導人與對話夥伴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就是通過增加本幣支付實現“去美元化”。例如,這些會議舉行之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對外透露,同中國和東盟國家就如何在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進行了商討。他表示,這一建議得到了中方的積極響應。除中國外,馬來西亞總理還與印度尼西亞和泰國談判達成了類似的解決方案。
今天中國和東盟互為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連年增長,今年有望再創新高。拒絕美元支付將為貿易發展帶來動力和穩定性。更積極主動地轉向以本國貨幣支付可以增強中國和東盟減少外部因素對雙邊關係總體發展的負面影響。同時,東盟國家擴大人民幣流通範圍的意願無疑增強了人們對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主要貨幣之一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