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場邊告訴記者,中國過量生產電動車、電池、太陽能板和其他相關產品,導致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紛紛倒閉,而中國企業繼續獲得支持。她說,這不是公平的競爭環境。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構成了必須減輕的風險,而且對美國的工人和公司也不公平。
在剛剛結束的訪華行程期間,耶倫也就相關問題表示了關切。但同時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鈎,中美兩國經濟聯繫密切,脫鈎會帶來災難性後果。中國是美國商品和服務的重要市場,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競爭正在激發美國工業的巨大活力和創新。
周成洋認為,不“脫鈎”不妨礙美國製造事端,而且本質上,美國是希望對華“脫鈎”的,尋求的是降低對華依賴度,提升中國對美依賴度。
他指出,中美之間有合作的需求和必要性,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下中美之間更多的是博弈,尤其對美國單方面提出的無端指責要有充分的判斷。雖然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聲明中美經濟不可能“脫鈎”,但這何嘗不是一種語言陷阱,對於“脫鈎”的概念解釋存在差異,不可能“脫鈎”並不妨礙美國為兩國經濟合作製造事端。
周成洋稱,從當前中美關係和局勢來看,美國的種種行為表明其還是希望完成對華“經濟脫鈎”的。只不過這種“脫鈎”並非人們傳統理解的停止一切經濟往來,實際上是希望降低美國市場對華依賴度、降低全球市場對華依賴度,並提高中國對美依賴度、提高全球市場對美依賴度。這種“脫鈎”的本質是零和博弈,是打壓性的競爭,不僅中國被視為美國的對手,甚至其同盟國有時在美國的眼裡也是需要打擊的對手。只不過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為已經對美國市場地位形成挑戰的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美國的主要針對目標,中國也是美國爭奪全球市場的主要對手。當全球市場對華依賴度較高時,美國想要與中國脫鈎就是與全球市場脫鈎,只會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因此想辦法降低全球市場對華依賴度、降低美國企業對華依賴度,想辦法提高美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哪怕是惡意補貼,想辦法打擊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性,反而是一些美國政客的真實想法。
而耶倫多次指責中國新能源製造業“產能過剩”,在專家看來,既沒有事實依據,也沒有法理基礎,屬於無端指控,是美國政客針對中國的新型政治議程炒作。
他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約4倍。毫無疑問,從發展的角度看待中國現在的新能源製造業,不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如果僅僅因為在市場競爭中,美國企業輸給了中國企業,而認定中國“產能過剩”導致了美國企業破產和職工失業,無疑是在渲染毫無根據的“中國威脅論”。美國應當從自身找問題,從產業佈局、統籌規劃、技術支持、資源優勢、政策推行上尋找關鍵,不能總是用霸權主義的那套思路“唯我獨尊”,這樣只會逐漸落後於這個時代。
周成洋認為,在產業競爭上落後於中國,已然成為美國的“心病”。比起對美國企業發展前景的擔憂,其實美國更擔心在產業競爭中的持續落後會導致自身地位被動搖。因此,美國試圖對美資企業的保護也帶有一種強烈的政治色彩,而美國今後一段時間仍會繼續打壓中國新能源製造業,因此諸如耶倫等人的指責也不會停止。只不過當美國指責中國之時,也應當回顧下美國是否採取了極端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極端的泛安全化“排華”措施。美國出台的《通脹削減法案》中存在貿易扭曲性、歧視性補貼措施,通過一系列政策設計,堂而皇之地為本國企業攫取不正當競爭優勢;美國出台的《芯片與科學法案》提供的產業補貼總額最高可達1100多億美元,事實上是通過補貼來干預市場資源配置。實際上,中國關於新能源製造業的政策向來是公開透明的,不存在違反市場經濟規律的惡意補貼,更不會像美國搞泛安全化、升級綠色保護主義措施。
同時,專家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發展作出貢獻,是中國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如今已是中國外貿的“新三樣”,也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標誌,中國不可能放棄這樣一條戰略之路。雖然中國具有美國所不具備的產業優勢,但並不等於中國的企業就不會遇到產業轉型和勞動力結構調整的挑戰。中國一直都願同美國開展合作,美國所能做的對美資企業最好的保護應該是開放與中國的合作,而不是搞排他性歧視措施。
針對所謂產能過剩問題,中國多部門已作出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4月17日表示,中方多次強調,對產能問題,應秉持市場經濟原則看待,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分工和國際市場當中加以分析。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優勢是靠真本事獲得的,是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塑造的,而不是靠政府補貼形成的。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持續提供的優質產能,將對全球的綠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他強調,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衝擊世界市場”是偽命題,以“產能過剩”為由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只會破壞產供鏈的穩定暢通,拖累全球經濟的綠色轉型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中國始終對產業合作秉持開放的態度,希望有關國家秉持開放的心態,堅持公平競爭,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經貿合作環境,同中國一道,實現互利共贏,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