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專家說:“當前歐盟整體上跟隨美國,尤其是在汽車、新能源產業。眾所周知,半月前美歐日相當於開了個峰會,在中國佔有一定優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聯合‘掀桌式圍剿’。此次德國總理訪華,與中方溝通交流的議題非常廣泛,重點是討論了經貿合作。而德國也表現出了一些誠意,在新能源領域‘背叛’了歐盟,沒有支持其在光伏等一系列領域打壓中資企業。我認為這對中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或能以德國為突破口,做好對歐盟的統戰工作。”
弗拉季斯拉夫·別洛夫專家說:“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把價格競爭放在了對華關係的首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部長羅伯特·哈貝克也在努力減少對已經在中國經營或希望在中國經營的德國公司的擔保,這當然會阻礙經濟合作。這兩位政客很有可能都支持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限制。朔爾茨與他們還是保持距離,沒有去惡化與中國的關係。他主張在公平競爭的條件下平等合作。這對中方很有吸引力。朔爾茨認為,不要害怕中國汽車工業,就像德國曾經害怕韓國和日本汽車一樣。在他看來,不要害怕擴大學生交流,而美國或歐盟其他一些國家都因為所謂的間諜威脅而擔心學生交流的擴大。 因此朔爾茨很有可能會因為沒有過多批評中國而遭到極為嚴厲的批評。”
王鵬專家說:“德國看不清美國未來的對外政策、對歐政策和對德政策。特別是在拜登和特朗普競選總統的情況下,特朗普已公開表示,勝選後將進行自己一貫的外交政策。對此歐盟和北約兩大組織中的歐洲國家,包括德國在內都對未來感到極其強烈的不確定性。所以他們需要與中國緩和關係,不能繼續向以前一樣無底線地追隨美國打壓中國。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通過與中國發展良好關係,用中國自身的確定性以及中歐關係相對而言的確定性,來對衝美國大選所造成的未來不確定性,換言之,對衝的就是特朗普可能上台帶來的風險。如果特朗普上台,歐盟國家會覺得非常不妙,與中國緩和關係可以說是他們提前的一個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