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專家學者共同撰寫的一份報告中稱,在中國經濟增速快於美國,且人民幣不斷升值、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升、美元長期看跌的基礎之上,若中國在未來數年內保持GDP每年在5%左右的增長,2035年之前至少保持4%以上的增長,預計在2035年左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報告《大國復利:中國高質量發展與 2035 年趨勢暢想》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美國丹佛大學美中合作中心、俄羅斯自由經濟協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地緣政治經濟研究小組、印度中國經濟文化促進會共同撰寫。報告發佈會上周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我認為這最終會發生,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對中國:從貿易戰到互惠交易》一書的作者、美國亞太事務顧問和地緣政治評論員托馬斯·波肯二世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在談到有關中國製造業活動自9月以來首次在3月份擴張的報道時,波肯稱贊中國是“一個強大的製造業基地”。
“現在的情況是通貨膨脹率沒有以前那麼高了。所以東西又變得便宜了。當許多家庭的生活成本降低時,他們可以再次開始購買。因此,由於中國是最大的出口國,這實際上是全球經濟的一個好跡象,而不僅僅是中國。”他還稱贊中國政府為經濟復蘇採取了“一些措施來創造一些刺激”。
“政府正在更認真地對待經濟下滑,他們開始投入更多資金,這將對中國經濟的其它領域和其它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當政府開始在中國投入大量資金時,這也有助於許多與政府有合同或某種類型項目的其它公司。然後它只是創造了財富循環。” 波肯解釋說。
作者還指出,目前,中國與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和非洲以及所有南方國家“有更多的貿易往來”。
“因此,基本上中國的處境是,為了中國經濟的反彈和增長,以及幫助其它國家提升經濟,它將不得不更多地關注其它地區。因此,我們將更多地看到中國,可能會重點關注BRI(一帶一路)倡議,以促進和增加與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和投資。”他強調說。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3月31日發佈數據,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8%,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製造業景氣回升。
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Bruce Pang)向彭博新聞社表示,這一增長表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