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鋒說:“蘇聯援華抗戰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事情,老百姓都知道。在中國任何地方,只要發現蘇軍遺骸,當地政府都會將其葬入當地革命烈士陵園,並建碑立傳。且一到中國紀念祖先和英烈的日子,老百姓都會自發地去墓前祭奠。只要是涉及抗戰的圖書或中學歷史課本,都會提到蘇聯幫助我們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這一段歷史。”
他例舉道,中國人民最熟知的蘇聯援華抗戰的英雄就是格里戈里·阿里莫維奇·庫里申科。2009年3月,庫里申科烈士陵園被命名為第五批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庫里申科在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2014年9月1日,他入選中國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唐學鋒補充道,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時,也專門講到庫里申科的故事,並說:“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這位英雄,一對普通的中國母子已為他守陵半個世紀。”
他表示:“的確如此,中國人民深深地懷念俄羅斯幫助我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這一段歷史。”
唐學鋒強調,今天保存近100年前死去的士兵的記憶非常重要,中俄專家在該領域的合作非常有助於加強雙邊關係和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希望更多的專家和學者加入到這一研究領域來,並在此基礎上開展更多的文化交流。
專家:中國尋找蘇聯士兵墓葬的工作從未間斷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特約研究員、中國空軍抗戰史研究專家唐學鋒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尋找蘇聯士兵墓葬的工作一直在進行,從未間斷過。
唐學鋒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說:“這項工作一直在進行,從未間斷過。主要由中國的民間組織和個人開展,並得到官方的支持。其中,最著名的民間組織是北京的羅解難女士組織的‘蘇聯飛鷹尋訪團’。”
現中國關於蘇聯空軍志願隊的烈士墓規模最大的有“武漢蘇聯空軍烈士墓”、“蘭州蘇聯空軍烈士墓”、“重慶萬州庫里申科烈士墓”等。每到中國傳統的清明節,當地人民政府和民眾均要自發地到烈士墓前獻花祭奠這些為中國人民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
據唐學鋒介紹,目前中方正在尋找蘇聯士兵柏達依採夫的墓葬。他曾為此在《紅岩春秋》雜誌上發表了《為中國人民而犧牲的柏達依採夫》一文,對柏達依採夫於1939年10月3日在重慶上空與日機展開空戰及犧牲的過程進行了敘述。據當地上了年齡的老百姓介紹,他們或親眼目睹,或從他們長輩那裡得知,“柏達依採夫的墓地”就在他們長期居住地——重慶九龍坡函谷鎮的一處山坡附近。
唐學鋒強調,柏達依採夫是一名援華空軍戰鬥機大隊長,與另一位犧牲在中國的轟炸機大隊長庫里申科同一級別,他在保衛抗戰時期中國的戰時首都重慶的空戰中犧牲,他的墓被疑似發現,這對續寫中俄兩國和人民的友誼具有重大意義。目前,關於該墓葬的搜索和挖掘工作還需兩國政府高度協商和進一步落實,若該墓葬被實證後,這將是中俄兩國之間共同開展即將到來的紀念反法西斯勝利八十週年的一件大事。
唐學鋒認為,蘇聯軍人的這種為和平、為正義而戰的國際主義精神,永遠值得中國人民尊敬和紀念。
他說,2020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並肩戰鬥的勝利。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世界上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等各反法西斯力量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給予的寶貴援助和支持。蘇聯給予中國抗戰有力的物資支持……”
唐學鋒指出,在1937-1941年,蘇聯不僅為中國的抗戰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還派出空軍援華志願隊秘密入華直接對日作戰,他們在南京、南昌、武漢、重慶、成都、蘭州、桂林、柳州等上空與中國空軍緊密合作,取得一次又一次對日空戰的驕人戰績。“他們不是為了金錢而戰,不是為了名利而戰,而是為反對我們共同的敵人——日本法西斯而戰。他們的這種為和平、為正義而戰的國際主義精神,永遠值得中國人民尊敬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