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1月24日在別爾哥羅德州上空擊落一架運送65名烏克蘭戰俘的俄伊爾-76軍事運輸機。包括3名俄軍押送軍官和6名機組人員在內,機上所有人員全部喪生。他們的死亡事實已通過DNA檢測得到證實。
專家指出:“在烏克蘭導彈擊中伊爾-76前大約1-2分鐘,機組人員來得及向地面報告稱,飛機報警系統記錄到照射飛機的敵方雷達運行。這又一次證明瞭擊落飛機是基輔政權的西方策劃人預先制定的專門行動造成的。”
他解釋稱,伊爾-76被意外擊落只有在“遊獵”模式下才有可能,但在此之前,防空系統應包括觀察雷達。這種雷達首先應測定飛機坐標,計算其參數,然後戰勤班應大致確定目標類型,定下發射導彈的決心。專家指出:“在這種情況下,飛機傳感器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間隔內數次記錄到對飛機的照射。”
列昂科夫說:“在導彈命中飛機前只有系統引導雷達照射飛機,這說明瞭防空導彈系統以無源模式運行,並通過西方的Link-16數據傳輸系統從外部來源接收了坐標。此外,它還表明,防空導彈系統已做好了迎擊目標的準備,在需要的位置展開,並立即用窄射束捕獲了目標。關于飛機坐標的數據很可能是烏克蘭無源無線電技術偵察手段獲得的——它們顯然也在某一地點等待飛機,並通過Link系統將信息傳給防空導彈系統。”
專家指出,關於這一犯罪軍事挑釁的動機只能猜測,但可以認為“它與基輔的國內政治幕後鬥爭有關”。